正文

16.热钱猛于虎(16)

热钱阴谋 作者:段育文


热钱一直都演绎着各种的炒作,只要发生什么事了,马上就炒作一些相关产品,热钱投机者总比政府有眼光,有洞察力,总是走在预防措施的前面。如果,预先就有防止谣言的重要讲话,估计民众不会这么冲动,盐市不会这么无所顾忌。跟风也许只能算是条件反射,正如有人仰着头,有一个人看见了就抬起头看天,其他人都陆续抬头看天,最后什么也没看见,问到第一个抬头的人:“你在看什么?那人也许只是告诉你:“没看什么呀,我鼻子流血。”

好吧,该拿证据了。

证据一是政府对热钱的疏于监管导致热钱猖獗,热钱狂炒民众日常用品。

从1999年7月28日,中国证监会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股票发行方式的通知》,首次引入了战略投资者概念,说是“市场稳定器”。这也就公开开启了外资入股中国的序幕。

战略投资者都引进了十几年了,我们什么也没得到,他们在充当吸血鬼的角色的同时,一个非常重要的副作用就是合法地把国外的热钱输入到中国。

在中国,热钱有了一个合法公开的身份,可以堂而皇之、大摇大摆地进入中国,这样一来,不但进入的速度加快、数量大增,而且热钱的成本更低了,低成本导致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热钱会以更加疯狂的速度和更加巨大的数量进入中国。

热钱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贪婪,越来越疯狂,越来越恶毒。楼市现在被打压,股市费时费力,于是它们就选择了日用品。你可以不炒股,但是你不能不用日用品,不能不去看病。蒜、苹果、食盐、姜、大豆,基本都是日常生活离不开的东西,炒这些东西,可以说是没有风险的,不管炒到多高,都有人接盘。

热钱的策划也充分利用了媒体的作用,网络媒体、平面媒体就是热钱的一个马前卒罢了,媒体在前面鼓吹,热钱在后面操作。

证据二是2011年3月中国盐业股经历疯狂过山车行情。

自日本出现“核泄漏危机”后,中国盐业股、医药股、防辐射概念股、新能源概念股都被热钱轮番炒作。

2011年3月,对于盐业股,市场甚至出现了热钱炒作盐业股的路线图:“一些热钱从2011年3月15日起就在股市大量买入云南盐化等个股,并在收盘后到浙江各地抢盐(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盐荒子孙首先在浙江抢盐的缘故),随后又散布谣言,3月17日热钱将云南盐化拉至涨停大幅获利。

这个路线图有一定的可信性。云南盐化3月15日曾放量涨4.34%,该股成交量突然放大,而在买单上也是大单频出。当日交易量超500手的大单中,买盘占2/3,平均成交价为13.65元。其中最大一笔买单交易金额为245.78万元,成交价为13.66元。3月16日,云南盐化有所蛰伏,买单和卖单中的大单和特大单成交比例也基本持平。当日股价仅小幅上涨0.21%。

3月17日云南盐化开盘即被封至涨停,当日云南盐化资金净流入2535万元。当日收盘后的交易信息显示,当日多家机构趁势高位出货,抛”盐“于市。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