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美国逼人民币升值背后(2)

热钱阴谋 作者:段育文


欧洲人为此欢欣鼓舞,3亿多欧洲公民从没有像今天这样走近欧盟,因为共同的货币意味着共同的利益,这种特有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才是未来”欧洲统一神殿“的永久基石,它将大大降低欧洲内部的交易成本,并增强抵抗国际浮动汇率和金融动荡的能力,令那些嗜血的热钱投机者无法在欧洲内部进行货币离间投机,欧洲内部各币种间的汇率危机被一劳永逸地根除了。

然而,在大西洋的彼岸,美元却不能不感到惊恐。当时的欧元区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和贸易集团,面积为319.1万平方公里,人口逾3亿人,超过美国;2000年,其国内生产总值达8.8万亿美元,占世界总产值的32%,高于美国的27%;在贸易方面,据欧洲统计局提供的数据,2000年世界总出口额5.4万亿欧元,其中欧盟名列前茅,为9379亿欧元,占18%,高于美国的16%(8374亿欧元)、日本的10%(5183亿欧元)和加拿大的6%(2985亿欧元)。欧盟的进口比重仅次于美国(1.34万欧元),为1.03万亿欧元,占世界贸易总进口的18%,遥遥领先于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而从欧元背后的抵押物——黄金来看,欧洲各国央行的黄金储备总量接近1.2万吨,也超过了美联储的8130吨。

·中国守住最后的金融防线

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世界经济的最重大博弈是中国加入WTO,中国希望在能够掌控自身命运的前提下主动融入世界经济,谋取支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更大空间;西方国家则图谋遏制中国发展,为此提出了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最苛刻的条件。

在这场较量中,客观而言,中国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因为欧美高度一致,紧密联手逼迫中国。尤其它们拥有两大撒手锏,一是经济封冻,二是激化台海局势。在这种大战略背景下,1999年,美国导弹袭击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绝非偶然事件。这构成了中国当时面对的主要国际环境。

在WTO谈判中,中国尽最大努力据理力争,在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后,守住了金融开放最核心的阵地,没有承诺自由浮动汇率和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时间表。在那个欧美得偿所愿的时刻,它们或许认为,攻克这个最后的堡垒只是个时间问题。此后,对人民币自由兑换和浮动汇率制的攻势一浪高过一浪。

西方某种势力迫使中国按它们的节奏彻底开放金融的计划是相当完美而有序的:上策为先引导国际舆论铺天盖地吹捧中国,冲昏国人头脑,然后利用诸多”国际金融权威“对中国循循善诱,通过热钱冲击中国,不战而屈人之兵;中策是针对中国对外贸易顺差,通过对中国商品反倾销和特保,逼迫中国用汇率自由化进行交换;最下策仍是台海暗流。

但完美方案因为三重不可预期的因素而破碎。一是中国执政当局理性而冷静的头脑并不太领受”捧杀“的蛊惑;二是2001年9月11日,美国遭遇有史以来最大的恐怖袭击,美国的国家政治战略中心发生根本位移,打击恐怖主义威胁取代遏制中国崛起成为美国第一任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