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3.热钱狂涌中国(13)

热钱阴谋 作者:段育文


因此,正视热钱问题,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合力监控。同时,我们还需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加强打击热钱的执法力度,提高热钱运作成本,从而增加热钱的流入风险,严格外汇资金收结汇管理,加强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外汇收支的动态监管和事后核查。我们还需进一步加强银行短期外债指标管理,调整、改进外商投资企业外债管理方式,加大跨境资金流动的外汇检查力度,以外汇资金流入和结汇后人民币资金流向为重点,组织一系列专项检查,严厉打击地下钱庄、非法买卖外汇等行为,从根本上遏制热钱的流入规模,确保中国的金融安全和经济发展。

8、国家反热钱:对外堵截,对内疏导

财富地不断积累必然导致闲置资金的增加,尤其是发达国家和次发达国家更是如此。2007年以来,全球的房地产价格暴涨,更加看出世界热钱的威力。如何遏制这些在全球“惹是生非”的热钱,是目前世界经济人士极为关注的问题。

2010年11月5日中午,国贸大饭店会场大厅座无虚席,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走上“财新峰会:中国与世界”的演讲台。他保持着一贯的沉静、从容,娓娓道来中不时面露笑容。

此前两天,被视为可能引发滔天洪水的美联储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QEⅡ)正式出笼,推动全球资本潮水进一步汹涌上涨。以中国为首的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成为最直接、最猛烈的冲击对象。

亚洲金融危机并未远去,当时资本过度涌入、事后快速逃离致使东亚诸多国家金融瘫痪、经济委靡的情景是否会重演?全球都在关注,中国是否充分意识到这种冲击的破坏力,对此又采取何种应对措施。

周小川没有让上千名与会者失望,他不但直接切入人们最为关心的两大主题:美国量化宽松和人民币汇率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他借此传达了一个清晰的信号:对外堵截,对内疏导——中国应对不可遏制的投机资本热钱的冲击,已经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

加固防洪堤。如何面对短期投机性资本(热钱)流入?周小川回应:中国目前的外汇体制还是对资本项目有管理的体制,不正常的资本项目的流入,要么进不来,要么必须绕道而行。在其绕道时,终究会有一些管理的措施,可以尽可能地来防止这种行为。

筑好蓄水池。对于已经进入国内的资本,要在总量上实行对冲。他解释:“短期的投机性资金要进来的话,希望把它放在一个池子里,而不让它泛滥到整个中国的实体经济中去。那么,等到它需要撤退的时候,把它从池子里放出去,让它走。这样的话,在很大程度上,在宏观上能够减少资本异常流动对中国经济的冲击。”

“池子”一说刚落,人们即通过微博、坊议及各类媒体报道广为传播、猜测、评论。

事实上,中国的热钱之忧虽以今日为甚,却远非始于今日。在2010年6月央行重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之后,这种担忧就日甚一日,此后的10月加息以及美联储的QEII,使得这种担忧到达顶峰。

热钱流入,不仅在于短期内吹大房地产、股市等资产价格甚至商品价格泡沫,更在于一旦短期资本对中国经济以及利率、汇率预期产生变化,又可能迅速撤离,泡沫破灭必引发市场动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