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6独立思考,拥有自由的内心(2)

你在为谁学习 作者:李明军


1625年,笛卡尔结束游历,开始做科学研究。他知道自己的思想与教会格格不入,在法国很容易被视为异端。于是在1628年迁居到资产阶级已经掌权的荷兰,直到1649年。创作了数学史上划时代的《几何学》,哲学史上著名的《方法记》。

“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的思想精髓。思想是人最重要的东西,一个没有思想的人,与行尸走肉无异,完全没有生存的意义,笛卡尔认为思想才是人类存在的依据。一个有思想的人,才能获得人格意义上的独立,不依附于人,从而真真切切的实现自我。

有思想、会思考几乎成为成功人士的标志。思想是一个隐藏在人头脑中的宇宙,蕴涵着无穷的力量。一个有思想的人遇到问题或迷惑时,不会完全依赖别人的决策,或者在书本和陈规中寻找答案,而是在“听人说”和“看书”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辨别真假。

把一只蚂蚁放在平整的有限平面上,它要从A点爬到B点去,一般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在平面上放一块隔板,把A、B两点隔开。于是,在蚂蚁看来,平面被分割了,A和B点不在一个平面即二维空间里,所以它不能达到目的地。但对于一只蚊子而言,由于它的视野是在三维空间中,跳出了二维空间的局限,所以就很容易看到空间其他通道到达目的地。

同样,人的思想越开阔,视野越宽广,成功的几率就越高。既然二维空间有局限,就必须突破它,在更深远的空间和层次上思考问题。俗话说,井水挑不干,脑子越用越灵活。思考得越多,思维能力就越强,分辨事物的能力就越强,处理问题的能力也就越强。任何价值都比不上独立思考的价值,一切创造都源于独立思考。

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那些古老的典籍就会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那些伟人们的丰功伟绩就会使我们叹为天国圣物。我们会毫无意识地,自然而然地怯懦下去,渺小下去,裹足不前。没有独立思考精神的人,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缺陷,既愧对自己,也愧对“人是地球上的花朵”这一称号。

一个独立思考的人,宁愿坐在自己亲手做的小板凳上,也毫不羡慕别人的舒适沙发;一个独立思考的人,在自己的创造、创作中弃绝一切别人的陈辞烂调,而绝不重复自己。

思考存在于人的精神世界里,思考得越多,人的精神家园就越趋于完美,“学而不思则惘”,两千多年前的圣人便为我们做了警示,要想不迷惑,就必须思考;庄子更是凭借大胆的想象和超常的思考,在心中建构起一个理想王国:几千里长的鲲在北冥里遨游,翼若垂天之云的鹏怒而飞。如果不是深入思考,一个自由落下的苹果与万有引力定律,这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事物怎么会联系在一起?被誉为20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的爱因斯坦,用概念思维将创造性思维发挥到极致,从思考一个人追逐光速与光波的关系――与相对论有关,到进行一种建立在科学研究基础上的创造思维,如果他提出了相对论便浅尝辄止,不再思考推广,或是因别人的否定放弃,今天的物理学界肯定会留下深深的遗憾。

我国当代作家巴金,则用他的笔和他的声音,贡献出了由血与泪凝聚、由心与思锤炼而成的真知灼见。他说:“有些人自己不习惯‘独立思考’,也不习惯别人‘独立思考’,他们把自己装在套子里。”作为思考者的巴金,就是冲破“套子”的人,不仅冲破别人设置的套子和禁忌,也冲破自己的思想樊篱。巴金说:“我在写作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逐渐认识自己。为了认识自己才不得不解剖自己。”思考的过程,是探索、认识和解剖的过程――对社会、对自己的解剖和认识。很多人对时代和历史有很多言之成理的看法,却没有勇气和途径解剖和认识自己。但是,积小流而成江河,积小隙而溃长堤。我们必须思考自己,解剖自己,认识自己;同时承担自己的那一部分,不可以时代和外部环境为借口,为自己的懒惰、人云亦云和随大流寻找借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