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用你的谦逊来避免厄运吧(2)

哈佛学子心灵修养课 作者:公隋


 

心灵感悟

傲慢与谦虚是水与火一样不相容,自大的人往往眼睛高过头顶,所以看问题也就不能接近真实。著名的京剧大师梅兰芳,他不但在京剧艺术上造诣很深,还是一位丹青妙手。他拜师名画家齐白石,虔诚求教,总是执拜师之礼,总是为白石老人研墨铺纸,全然不以自己是位名演员而自傲。 

一天齐白石和梅兰芳一起到朋友家做客,白石老人先于梅兰芳到场,他衣着朴素,其他宾朋皆是社会名流,有西装革履有长袍马褂,齐白石显得些略寒酸,未引人注意。过了不久,梅兰芳到了,主人愉快迎接,其他宾朋也都一齐涌上,想同他握手。可梅兰芳了解齐白石也有前来,便环顾四周,寻找老师。忽然,他发现了冷落在一角落的白石老人,就让开宾朋一只只伸过来的手,挤出人群向齐白石毕恭毕敬地叫了一声“老师”,向白石老人致意问安。在场的人都很惊讶,齐白石大为感动。几天后,齐白石特地向梅兰芳馈赠《雪中送炭图》,画中题诗道: 

记得前朝享太平,布衣尊贵动公卿。

如今沦落长安市,幸有梅郎识姓名。

梅兰芳不但拜画家为师,也拜平常人为师。有一次他在表演京剧《杀惜》时,在众多鼓掌叫好声中,有位老者说“不好”。梅兰芳没顾得上卸装更衣,就把这位老人用专车请到了家中,恭敬地对老者说:“说我唱得不好的人,必是我老师。先生说没唱好,必有高论,定请赐教,学生一定改正。”老人说道:“阎惜姣上下楼的台步,根据梨园规定,应是七上八下,博士缘何上八下八?”梅兰芳如梦惊醒,连声道谢。后来梅兰芳时常请这位老先生观看他唱戏,请他指教,称他为“老师”。

傲慢的原因是无知,至少是对历史、规律、否定、竞争、变化、联系、代谢、发展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些关键概念的内涵存在误解。与此同时也显露出对环境的无知,对自我的无知,对环境和自身、小我和大我关系状况的曲解。从理论层次上看,傲慢者还没有从永恒和瞬间、小我和大我、有和无、本和末的层次打通思维认识和理解能力的障碍,还没有达到中国道家以理化情和儒家穷达兼济的境界。傲慢不是某一领域、某一种类和某一级别人群的专利,其外在的显著表现是:头顶上长眼睛,居高临下,横着走路。

谦虚是一种气度和能力,是一种能够不偏不倚评价、认识和把握自我、环境乃至时代的能力。哲学层次上的谦虚是一种乐知天命而又奋发图强、看淡成败而又追求真我的品质和人生境界。从某种意义上说,发自本心的谦虚者早已超越人生的初级境界,达到合理的功利境界,一些精英阶层已超然功利境界,达到人生的道德境界和物我境界,臻于化境。

谦虚是一种力量。通过谦虚,可以看清差距,警醒自己时刻向着实现预定目标奋进。缺失是价值和奋斗目标的必经阶段,因为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需要、追求是动态的、绝对的、无止境的,追求没有终点的目标的过程也是永无止境的,而这种追求的动力之一就是谦虚。谦虚是建设良好人际关系的必备条件,谦虚者不把自己置于集体之上,在尊人、敬人、表扬他人中进而被他人及所处的环境所尊重和肯定,从而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的人,在团队的培养下不断进取。谦虚不是自卑和懦弱,应表现为看清差距而又准确定位,举止随和而又奋发有为,中庸低调而又不卑不亢。我们时常看到和听到的是,那些财富已变成符号的企业家和富豪,一些饱经风霜的沧海横流者和有涵养的各级领导干部,清贫无闻而达观洞世的一般群众,其语如润春风,情理兼备;其表其行质朴严谨、符合角色、融于时代;其为人处世坦诚有恒,交之使人有相见恨晚之感,这些人就是我们愿意交往的谦虚者。

但是生活里没有假设,每一秒都是真实的战斗,而非演习。

以貌取人的人其心理上一般都带有浓厚的优越感,正是这种优越感让他们显得不够低调。正因为骄傲的代价很大,所以人们才学会了谦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