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冲动是对自己的惩罚

哈佛学子心灵修养课 作者:公隋


 

愤怒使别人遭殃,但受害最大的却是自己。

                                                    ——列夫·托尔斯泰

心灵故事

当你认识到自己错误行为的后果,并找到改正的方法时,就等于找到了善良的指南。

哈佛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教授丹尼·罗德里克有一个脾气非常暴躁的儿子,那是一个脾气非常坏的男孩,几乎每次说话时都是和别人大喊大叫,很少心平气和地与别人说话。就算是面对家人,他也经常如此,比如他常常像训斥同龄人一样训斥家里的长辈。罗德里克教授非常担心自己的孩子,为此他想了很多办法,希望帮助自己的孩子改掉乱发脾气的习惯。

有一天,这个大男孩又在家里无缘无故又发了很大脾气,罗德里克教授看到后语重心长地告诫他说:“孩子,你这样发脾气是不行的,你要学会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绪。”男孩说道:“我也想控制住自己,可是我就是没办法控制住自己。”罗德里克教授思考了一下对他说道:“如果是这样的话,我给你个建议,你只要按照我说的方法去执行,就能控制住自己了。”男孩听完非常高兴。在家里后院的栅栏旁边,罗德里克教授对男孩说道:“从现在开始,当你想发脾气的时候,就在一个栅栏上钉上一个钉子,一天一个,直到有一天栅栏上一个钉子都没有的时候,你再过来找我。”

其实男孩很想改掉自己乱发脾气的坏毛病,于是他认真地按照罗德里克教授的方法去做了。前一个月,他的脾气还是非常暴躁,但他一发脾气就想起了爸爸的话,于是就拿起钉子钉在栅栏上;就这样过了一个月,他感觉自己有时可以控制住自己了,没有以前那么暴躁了。他每天发脾气的次数越来越少,栅栏上的钉子也就越来越少了……终于有一天,男孩居然一次脾气也没有发,他十分高兴,他急急忙忙地跑去找罗德里克教授告诉他这个好消息。罗德里克教授和男孩来到栅栏前,他听到男孩开心地对他说:“爸爸,我今天一次脾气都没有发,你看栅栏上一个钉子都没有!”罗德里克教授带着微笑对男孩说:“是啊,真的不错,儿子,那么从今天开始,只要你能控制住一天不发脾气,就从栅栏上拔下一个钉子,直到把栅栏上的钉子都拔光的时候你再来找我。”

男孩继续照着爸爸的方法来执行,他努力坚持着一天也不发脾气,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每天从栅栏上拔下一个钉子。慢慢的,日子久了他已经习惯了平静地与人接触,脾气也不那么易怒了,钉子一天天在减少。终于有一天,栅栏上一颗钉子也没有了。男孩非常雀跃地跑去找罗德里克教授告诉他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罗德里克教授来到栅栏前,很欣慰地看到栅栏上所有的钉子都已经没有了。他对男孩说:“很高兴你现在已经可以控制住自己,不发脾气了。” 男孩也十分高兴。罗德里克教授又说道:“可是,儿子,看看栅栏上钉子留下的洞吧。这个栅栏因为钉子洞再也不可能恢复到当初了,要明白你生气时候说出的话,也会在别人心里留下伤疤,正如这个栅栏留下的伤疤一样。你设想一下,如果将一把刀子插入一个人的身体之后再拔出来,那个伤口就会永远留在那了,无论你说多少次对不起。言语的伤害其实同身体伤害一样严重。”男孩听完罗德里克教授的话后,低下了头。

以后,那个男孩再也没有发过一次脾气,他后来成为了一个非常热情、友好的人。

心灵感悟

如果我们对别人造成了伤害,再多的弥补有时往往也无济于事,所以宁可事前小心,也不要事后悔恨。在生气的时候,不管怎样,一定要留下退一步的余地,以免做出无法挽回的事情来。

在日常生活中,有人往往只顾一时的口舌之快,有意无意地对他人造成伤害。有时一句侮辱性的语言就可以完全把以前深厚的友情葬送。其实,许多语言伤害本来就可以避免,只要我们懂得谦让并与人为善。

在明确自己的不理智行为会给别人造成伤害之后,我们要尽量学会采取弥补措施来对自己所做的残忍行为负责任。意识到自己对别人造成了伤害之后,做出弥补能使我们体贴和帮助别人。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还应该知道,一旦对人造成了伤害,我们是无法收回以前做出的行为的,但是,我们还是要尽可能通过弥补来减轻他人的不适或伤痛。也就是说,反思之后,我们一定要采取及时有效的行动或措施。

实际上,当你认识到自己错误行为的后果,并找到改正的方法时,就意味着你已经找到了控制情绪的指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