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连载12:公务员微博的10个注意事项

三天玩转微博营销 作者:崔菲


 

政务微博在当前已经引起了广大公务员的重视,也出现了大批公务员投身微博的火爆现象,但是,其中很多微博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甚至带来了一些负面作用,为此,笔者整理了10个注意事项,希望能对公务员使用微博起到参考作用:

放下身段

蔡奇说过:微博里面有民生,政务微博应该放下身段,拜民众为师,问情于民,特别是有雅量倾听骂声,并通过互动寻找不足,从点滴火花中修正自己,这样才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误解,增进社会共识。

所以,习惯了高高在上的官员必须转变观念,将自己的身段放下来,以平等的态度与网友进行交流。

重视微博的信息

微博拥有即时发布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公开的张力,现在已经延伸到现实生活中的各个层面。所以,我们必须去除对微博“言微”的偏见,重视微博中反映出来的每一条信息,并深入思考、分析。

不讲官话大话

政务微博应当避免简单化,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转变话语表达的方式,摒弃陈旧的话语体系,在牢牢把握公职身份的基础上,更多地学会个性化和人性化表达;要少一点“正在办理中”,少一点“无可奉告”,少一点模棱两可,少一点官话套话。

只有说大实话、大白话,才能拉近与网民的距离,达到充分沟通。

避免形式化

有些官员和政府机构的微博仅仅是跟风,不仅不见更新,甚至对网友的留言不闻不问,成了“空客微博”。此外,也有的政务微博中全是“您反映的问题我们已经交给相关部门调查了解,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这种程式化的回复内容。这些都是形式化的表现,很容易流于“走过场”,形同虚设。

把握好“个性化”与“权威性”的平衡

微博的大众化特质,决定了其“个性化”语言的特质,所以需要以轻松、个性化的语言来表达。但另一方面,政务微博由于其代表政府形象,承行政管理的义务,又需要保持一定的“权威性”,所以,政务微博的管理者需要把握好“个性化”与“权威性”的平衡。

警惕泄密

尽管微博要求展示真实的信息,但有些涉及国家机密,以及侵犯个人隐私的信息,则不得在微博上发布,这一点需要在微博写作、评论中严格要求。

慎重处理网民对现实问题的诉求 

很多网民利用党政机关和官员微博这一平台,表达对现实生活中具体问题的诉求。对于这些诉求,我们首先要努力引导网民通过正常渠道解决问题,对于特殊情况,也要慎重处理,避免成为民怨堆积点或者极端事件的引爆点。

坦诚面对网民的批评 

一般情况下,不要关闭评论功能,以求保留评论的客观性,当然,违法信息或者人身攻击信息除外。如果出现情绪性或主观性的不当言论,可以通过适当的态度和方式与之沟通,努力疏导。 

协调好个人与职务的关系 

对于以机构名议注册的微博,要避免使用者在微博中发布个人的观点和看法,避免个人随意发布未经证实和许可的信息。

制度及机制保障

对于正常的管理体系来说,微博只是形式和工具,政府部门最终要解决的还是机制保障的问题,使微博成为必要的、常态化的问政行式,此外,还要在其他方式中吸取微博的经验,打造全方位的信息传达、交流平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