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2.父爱是一首无言的诗(12)

父母老了,我们要做的一件事:爸爸,我爱你 作者:张小西


为了缓和悲伤的气氛,李玫故作神秘地揄揶:“姐姐,我发现一个秘密,你和你爸爸很像。外表也像,脾气也像,都倔得要死,你不说我也能猜出你们是父女俩!”一句无心玩笑彻底点醒了我,我总嫌爸爸为我付出得太少,却不知道,我遗传了他的机智头脑和不服输的个性,尽管我们没有共同生活,这份爸爸给我的礼物永远不会褪色。

我冲上走廊,遍寻不着爸爸的踪影,他的手机始终处在“暂时无法接通”的状态。我担忧且懊恼地问李玫:“我刚才的语气是不是太重了,我爸会不会被我气回广州了?”“怎么可能?”李玫像个小大人似的拍拍我肩膀宽慰道:“爸爸永远舍不得和孩子生气,你放心吧。”正忧心,爸爸提着两个塑料袋,满头大汗地闯进病房。我嗔怨地怪他:“你跑哪去了?半天不见人,手机也不通!”“刚才在电梯里,没信号。”爸爸抬手抹一把汗,威严地命令我:“给你买了辣味的咸菜,我问过医生了,你现在可以吃一点。但是你必须把粥喝光。”原来我误会了多年未见的父亲,他拂袖而去并不是去抽烟排解自己的郁闷,而是为了解决我的午餐。其实爸爸一直以我为先,是我向来只考虑自己的感受,所以体会不到他的爱。我噙着眼泪向爸爸撒娇:“放心吧,康复以前我一点辣的都不吃。我知道你无辣不欢,才说要带你吃湘菜的。”爸爸愣了愣神,伸出宽厚的手掌拍打我的头,温和地说:“傻丫头,快趁热把粥喝了。”在爸爸的和蔼的注视下,我心满意足地喝一大口白粥,第一次感受到白粥的可口和医院的可爱。

这个疾病与孤独掠过的春天,一个大智若愚的女孩,终于令我醒悟:爱不取决于别人付出的多少,而在于自己能够感受多少。

爱的感悟

爱往往是付出与得到的双向循环,舐犊之情却并非如此,从一颗装载了一万吨深爱的心脏里迸发,在每条血脉里奔腾不息,无论顺境或是逆境、富裕或是贫穷、健康或是疾病、快乐或是忧愁,永远深爱,永远付出,永远珍惜。血缘之爱,只向一个方向流淌,不计回报,也无以为报。

9.宽恕

父爱能解开世上最难解的谜团。

我爸爸的职业很多人都会引以为荣。他是位律师,精通国际法,收入相当高。前几天学校放假,爸爸邀我去海边散步聊天。

我提起社会公义的问题,爸爸没有和我辩论,只说社会该讲公义,更应讲宽恕。他说:“我们都有期望别人宽恕我们的可能。”我想起爸爸也曾做过法官,就顺口问他有没有判过人死刑。

爸爸说:“我判过一次死刑,犯人是一位年轻人,没有什么常识,他在外打工的时候,身份证被老板娘扣住了,他简直成了老板娘的奴工。在盛怒之下,他打死了老板娘。我是主审法官,将他判了死刑。事后,这位犯人在监狱里信了教。从各种迹象来看,他已是个好人,我对判他死刑痛悔不已。因此我四处去替他求情,希望他能得到特赦,免予死刑,可是没有成功。”

“他临刑之前,我收到一封信。”爸爸从口袋中拿出一张已经变黄的信纸,一言不发地递给了我。信是这样写的:

法官大人:谢谢你替我做的种种努力,看来我快走了,可是我会永远感谢你的。我有一个不情之请,请你照顾我刚出生的儿子,使他脱离无知与贫穷的环境,让他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求求你帮助他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

我对这个孩子大为好奇,“爸爸,你怎样照顾他的?”

爸爸说:“我收养了他。”

一瞬间,世界全变了。这不是我的爸爸,他是“杀”我爸爸的凶手,子报父仇,杀人者死,这种想法在我脑中停驻了一瞬间。

可是我的亲生父亲已经宽恕了判他死刑的人。坐在这里的,是个好人,我的亲生父亲悔改以后,仍被处决,是社会的错,我没有权利再犯这种错误。

我轻轻地对爸爸说:“爸爸,天快黑了,我们回去吧!”爸爸站了起来,我看到他眼前的泪水,“儿子,谢谢你,没想到你这么快就原谅了我。”我发现我的双眼也因泪水而有点模糊,可是我的话却非常清晰:“爸爸,我是你的儿子,谢谢你将我养大成人。”

爱的感悟

爱与恨,长在不同的心里,用不同的眼泪浇灌,会开出不同的花。请用一颗能听懂爱之语言的心为土,请用悲悯的泪水浇灌它,请听听那朵花的话语,再去判断爱与恨该是什么模样?宽恕了别人,放生了自己。

全书选载完毕,更多精彩,请见原书。呼吁读者购买正版图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