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培养孩子的兴趣天赋(4)

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作者:王擎天


问问孩子,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女儿的大学同学,因为有个从中学时代就喜欢的日本偶像山下智久。高中开始,就加入社团学习日文,期待有一天能够用日语和偶像对话,几年下来的日文研习,她已经交了好几位日本朋友,还带着台湾的好朋友到日本自助旅行,最近听说她还取得交换学生的资格,不需要花费家里的钱就能到最爱的国家去读书。从这个例子来看,找到正确的学习动力,能让一个孩子对完全陌生的语言,从零开始慢慢研究,这就是学习榜样的意义。

让孩子与自己年龄、个性及兴趣相仿的朋友交往。假如孩子喜爱阅读,不妨寻找爱看书的朋友交往,如果孩子喜欢户外活动,那么鼓励他们和热爱运动的朋友交往,这样比较容易产生共同话题。或者让孩子与朋友一起学习,通过同伴力量的鼓励、良性竞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孩子的学习状况会有加分作用。

问问孩子:“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鼓励孩子成为他们想要做的人,这样比告诉他们如何去做,还更有效。循着孩子的兴趣,指引他们找出自己的学习榜样。当前方有了追寻的楷模时,孩子不需要父母在旁边叮咛,自己就会产生改变,并且在父母的激励下,朝着心中的目标迈进。

设立目标——让孩子朝着前方努力

每个孩子都像璞玉般未经雕琢,人生阅历尚浅的他们对于兴趣或嗜好也许没有太多想法,对他们来说,喜欢的事情他们会微笑面对,讨厌的事情他们可能面有愁容。

孩子甚至不明白自己在某方面具有天分,他们只知道喜欢吹笛子、上网玩游戏,或者对歌唱、舞蹈等流行事物很有感觉。

可是,站在父母的立场,就不是这样了,自己的孩子到底哪方面表现比较好?孩子喜欢什么?如果家长无法看出孩子适合的才艺是什么,学了十样才艺样样都不通,那该怎么办?

综合各种面向,找出孩子具体潜能

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家长当然用尽全力,也要将小孩培育成材。孩子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别期望短时间就可以看出他们有什么潜能。

父母可以透过日常观察,比如孩子在学业上的表现,文史科目是否强过数理?作文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是否胜过逻辑推理能力?音乐与艺术上的成绩是否优于运动项目?或是照着孩子所展现的热情与态度,看出其学习力与理解力的表现是否更显著?

从这些方面,父母可以归纳出孩子可能喜爱、表现优异、态度积极的科目或才艺,再和孩子聊聊他们的学习心得与看法,交叉比对后,应该能够抓住具体的方向,知道自己的孩子有哪些发展机会与天赋优势。

依照孩子的意愿,设立目标

花时间找出孩子的学习方向后,父母可以与他们规划学习进度与目标,如果孩子学的是钢琴,可以拟订学习进度表,每隔一段时间检视孩子的练习状况,寻找适合磨练孩子的各种机会,譬如请孩子在家族聚会演奏,或者激励孩子加入学校的音乐团体担任演奏者,代表学校参加音乐竞赛等,不过,以上的前提是孩子也愿意积极参与。

适度的磨练与训练可以培养孩子的胆量,并考验他们的适应力,但是千万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最好以业余爱好、生活乐趣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否则会让他们觉得学习才艺是一种莫名的压力,而失去原有的兴趣与热情。

有位同事认为孩子在音乐上具有发展潜力,而且她与孩子沟通的结果是,孩子也喜欢音乐。所以,这位求好心切的同事马上帮孩子规划“优秀音乐家的十年计划”,前5年与后5年要达到不同的阶段目标,包括乐器、歌唱等,她认为对孩子有帮助的才艺课程都在清单里。

孩子每天按表操课,花在学习音乐的时间相当多,一开始,孩子对10年目标很有信心,相信自己可以完成梦想。不过,几个月后,孩子的学习动力明显下降,效果不彰,忧心的妈妈忍不住数落孩子懒散、不知努力,结果孩子在双方面的压力下,选择中止计划,全家为了这件事情争执很久。最后,这位同事宣布放弃培养孩子成为音乐家,亲子关系也因为这个计划受到影响。

其实,我的同事看出孩子具有音乐发展的潜力是件好事,但她把“成为音乐家”看得太严肃,拟订的学习目标紧锣密鼓,让孩子吃不消,造成两败俱伤的结果。妈妈伤心,孩子也难过。

如果父母与孩子能将学习才艺当作调剂身心的插曲,在毫无压力与不勉强的状态下,兴趣也能培养成生活习惯,而学习动力与热忱,也会随着付出与努力慢慢增强,相对地,学习效果一定会越来越好。

训练注意力——让孩子增强学习力

每位孩子的本质与能力大不相同,即使亲如兄弟姊妹也不一定拥有相同特质。父母如果想要栽培孩子的才能,其实只要顺势而为,投其所好即可。

多年的教学经验与观察,我发觉一个有趣的现象,通常学业成绩好的学生注意力比较容易集中,即使做任何事情都一样。譬如在一个小时的温书时间里,注意力集中的学生会全心投入书中,他们不会分心;也因为他们能专注地做一件事,或许不到半个小时就能将功课温习完,然后安心去上网、聊天、打球等。

但是,成绩较差的学生正好相反,他们经常同时进行好几件事情,结果看起来很忙碌,但学习效果并不好。从这个例子可以得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有增强学习力的效果,让读书事半功倍。

每天两小时学习法

著名的教育家老卡尔·威特曾经将“每天两小时学习法”发表在报纸上,因为他发现对小孩子来说,集中精神两小时已经达到他们的极限,超出两小时的学习也只是浪费时间。

很多家长常有错误的观念,认为训练孩子的专注力,就是要无止境地加长孩子的学习时间,但是根据科学研究,发现自然界的生物体内都有一个生理时钟,人在一天当中,体力、情绪、智力也在发生周期性的变化。

一天之内,会出现4个高潮和4个低潮,4点、14点、19点、24点是低潮期。当孩子处于低潮期,会出现体力下降、情绪低落、注意力分散的状况。由此可知,孩子不能长时间进行学习,应该根据人体的生理规律让他们适当休息,使其学习能力更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