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女人用接吻来确定这个男人是否适合自己(4)

男人用吻征服女人,女人用吻选择男人 作者:(美)谢丽尔·柯申鲍姆


近来的研究证明,当女人排卵时,男性往往比平时更加体贴、温柔和浪漫。男人们似乎凭直觉能够感受到女人的这个特殊时期,所以显得温柔了许多。事实上,在此期间,他们也更容易嫉妒其他男性。科学家们对这种现象作出了几种解释,这些解释并不相互排斥,甚至可能互为补充。

比如,在生殖力顶峰时期,女人的情绪和行为常常体现出其性趣的增强。她更可能被男性特征明显(如方下巴)的男人吸引,并更加注重穿着打扮和参加社交活动。也有研究表明,此时她更可能欺骗伴侣。因此,她的伴侣可能会对其行为变化有所反应。然而,信息素也可能在其中发挥了作用,它发出了有关她的生殖力状态的微妙信息,促使她的伴侣照料和保护她。

很多研究表明,女人在排卵期间之所以性欲增强,可能是因为她们对雄烯酮变得更加敏感。雄烯酮是男性汗液中的化学物质(和牛身上的一样)。例如,在著名的1980年“牙医的椅子”实验中,研究者将雄烯酮喷洒在牙医等候室的椅子上,然后观察受试者选择哪张椅子。他们注意到,女人们往往坐在喷洒了雄烯酮的椅子上,而男人往往会避开这些椅子。在另一个实验中,研究者将雄烯酮喷洒在某个休息室里,男人们也纷纷避开这间屋子,但女人们似乎并未表现出任何明显的偏好。

有些人甚至提出,男人分泌的雄烯酮的数量与他们体内的睾丸激素之间,存在着联系。如果这种联系确实存在,那么,当女人处于每月的排卵期时,就能察觉到这种无声的信号,从而被睾丸激素最多的男人吸引。此时,亲吻能使之接近男人的汗液和雄烯酮,从而加强其性兴奋度和性接受度。

雄甾二烯酮也可能是一种人体信息素。它也存在于男性汗液之中,并与睾丸激素水平有关。据报道,这种物质能够影响异性恋女人的情绪,让她们感到更加放松。同时,大约1/3女性的阴道分泌物中含有柯普林(性引诱剂)。有些研究表明,这些化合物可能导致力比多(性欲)增加,并使男人的睾丸激素水平增高,从而起到信息素的作用。但科学家们仍然无法确定,它们到底能产生多大的影响。

但这些对人类信息素的讨论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因为,尽管科学家们已经确认男女分泌的哪些物质可能是信息素,但我们仍然不清楚,我们到底是否拥有能探测出这些物质的器官。

女人送出香吻,大多源于真爱

电影《风月俏佳人》中,妓女薇薇安·瓦德(由茱莉亚·罗伯茨扮演)说她只与客人发生性关系,但不亲吻。显然,编剧是做过调查的:从事这种“最古老职业”很长时间的女人,常常避免与客人接吻。社会科学家乔安娜·布鲁伊斯和史蒂芬·林斯特德在报告中指出,妓女常常不愿意与客人接吻,因为接吻需要“有真诚的渴望和爱慕”。通过避免与客人接吻,可以看出妓女们最善于将感情排除在工作之外。

而她们的客人,所谓的“嫖客”们,又有什么偏好呢?性病学家玛莎·斯坦观察了64个妓女的1230次卖淫活动。她使用单面镜和磁带偷偷记录,确保嫖客们不会发现她。结果显示,只有36%的嫖客愿意亲吻妓女的身体某处,只有13%的人愿意与妓女舌吻。

这些例子证明,在某些纯粹为了感官愉悦而进行的性行为中,接吻似乎完全没有必要。妓女和嫖客似乎本能地感觉到,接吻中有着某种不同于其他性行为的东西。的确,社会调查显示,人们认为接吻比几乎所有其他行为都更亲密。与随意的性接触相比,严肃的感情更注重接吻。对此,科学家找到了一些很有趣的原因。接吻时那种温暖而模糊、让人沉醉的感觉,可能与体内涌动的相关激素有着很大的关系。

我们已经知道,当人们亲吻他们重视和爱慕的对象时,体内会释放出很多神经传递素和内啡肽。内啡肽有助于缓解压力、调整情绪和降低血压。它是天然的兴奋剂,能够激发愉悦感。但这远远不是全部,激素也发挥了作用。尽管它们与神经传递素有诸多相似之处,但它们在体内的释放过程和释放地点,以及它们所能产生的效果,都与神经传递素有很大差异。

人体能够释放多种激素:雌激素、睾丸激素、胰岛素、糖皮质激素等等。它们控制着成长、发育、生殖和新陈代谢等各种相关的身体活动。人体内分泌系统中的各种腺体都能产生激素,并将它们释放到血液之中。这些腺体包括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垂体、胰腺、下丘脑,尤其还有卵巢和睾丸。激素通过血液扩散至周围,从而作用于人体其他部位。这不同于神经传递素,后者由神经细胞直接传送至目标位置,传输过程要迅速得多。

为了便于理解,可以将两者想象为两个通过信件与人交流的人。激素会在信上贴好邮票,然后投递到邮局。这个过程可能比较缓慢,但她确信对方最终必定能读到她所写的内容。而神经传递素比较急躁,他有对方的个人地址,于是直接走到对方门前,将信从信孔里塞进去。神经传递素投递信件的过程迅速而直接,只需几毫秒就能送达目的地。而激素可能需要数秒钟,甚至几个月才会起作用,不过它发挥作用的时间也要长得多(有些物质如后叶催产素,既能充当激素,也能起到神经传递素的作用:这取决于它们发挥作用的位置)。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