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节:让家人远离假冒伪劣食品

家庭餐桌上的密码:从饮食说健康 作者:陶涛


让家人远离假冒伪劣食品

如果我们为家人准备的食物多为假冒伪劣、不合格的,将有损家人的健康。为了家人健康,人们应练就一双能识破假冒伪劣食品的火眼金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用下面的方法来识别假冒伪劣食品。

◎识别假冒伪劣有包装食品的方法

看食品的商标

商标是商品的特定标记,是商品的生产或经营者用以说明自己所生产或经营的商品与他人生产或经营的同一种商品有所区别的标记。商标是经法定手续向商标管理部门申请并核准注册的,商标注册人会受到法律的保护。经注册的商标,在包装物上标有“注册商标”字样。因此有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可信度大。而假冒伪劣食品的商标可能存在图案模糊不清、套色不准的问题。有些假冒商标与真商标虽然极其相似,但总有一些细微差别,只要认真比较就有可能看出破绽。

看有无防伪标识

许多名优食品生产厂家为了防止出现假冒产品,往往采取许多防伪措施,如加印条形密码、贴上激光标签和变色封口纸等。因此,在购买食品时,一定要注意食品有无防伪标识,宜购买具有防伪标识的食品。

当然,除了上述几种方法外,我们在购买食品时,还可用上文中说过的食品标签法和感官鉴别法。

◎识别常见的假冒伪劣蔬菜

鉴别化肥豆芽

用化肥催长的豆芽,大多根短或无根,豆芽发蓝。如果将豆芽折断,断面会冒出水,有的豆芽还残留有化肥的气味。

鉴别掺豆渣或玉米粉的干豆腐

掺假干豆腐表面粗糙,无光泽,将干豆腐轻轻折叠,无弹性,其折裂面呈不规则的锯齿状,仔细查看可见粗糙物,还可看见玉米渣粒。

鉴别充水油豆腐

充水的油豆腐表面粗糙,油腻感差,有的还出现褪色、边色发白的现象。用手一捏,会滴出水。优质油豆腐捻后会很快恢复原状,充水油豆腐用力一捻易烂,不能恢复原来的形状。

鉴别灌水鲜鱼

鱼被灌水后,会出现肚子大的现象。如果在腹部灌水,可将鱼提起,就会发现鱼肛门下方两侧凸出下垂,用小手指插入肛门,旋转几下,手指抽出,水就会立即流出。

鉴别注水牛肉

牛肉被注水后,从外观上看,反而觉得更鲜嫩,但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牛肉的上面会冒出水,用手摸会摸出水,用干纸张贴上去,纸很快就会湿透。

识别假辣椒粉

假辣椒粉常以小包装出售,色泽淡红,辣椒子较少。如用热水冲泡,优质辣椒粉呈土黄色,可看见较多的辣椒皮块和辣椒子;而假辣椒粉则呈淡粉色,多用糠粉染红,加少量的辣椒末混合而成。

鉴别家禽是活宰还是死宰的方法

如果购买已经宰杀好的家禽,应了解家禽是否在死后才宰杀的。如果家禽的屠宰刀口不平整,放血良好,则是活家禽屠宰;如果刀口平整,甚至无刀口,放血不好,有残血,血呈暗红色,则可认定家禽是死后屠宰的。

鉴别用死鸡做的熟鸡

买鸡时应先观察熟鸡的眼睛,如果熟鸡的眼睛半睁半闭,则不是病鸡;若眼睛紧闭,则为病死鸡。其次挑开一点肉皮,如果里面的肉为红色,则由死鸡做成。

鉴别病猪肉

如果猪肉的皮肉、脂肪、内脏有出血点及血斑,骨髓为黑色,则多为瘟猪肉;皮有血斑,呈紫色,肉泛红并起块状,脂肪呈红色则多为病猪肉。

鉴别甲醛浸泡过的虾仁

我们在购买虾仁、蹄筋等水产品时,一定要仔细鉴别。有些不法商贩为了使产品有更好的卖相,往往用甲醛(福尔马林)浸泡一些水发产品。如果吃了用甲醛浸泡的水发货,会损害肝、肾,甚至诱发癌症。用甲醛浸泡后的虾仁会出现蛋白质凝固,虾仁变得坚韧、富有弹性,不易破碎的现象,闻时还有淡淡药水味,而且虾仁表面晶莹透亮,食之脆如海蜇,缺少海鲜特有的美味。

鉴别受污染的鱼

如果鱼受到污染后,鱼形会变得非常怪异。受污染严重的鱼形体较怪异,头大尾小,脊椎出现弯曲甚至是畸形,如果出现外皮发黄,尾部发青,一定要引起购买者的重视。而且买鱼时,还要仔细观察鱼的眼睛,如果鱼眼混浊、黯淡无光泽,甚至向外鼓出,表示是病鱼;鱼鳃是大量毒物易蓄积的地方,如果鱼受到污染,鱼鳃表面会变得粗糙,呈暗红色。此外,受污染的鱼会发出异常气味,如煤油味、氨味、大蒜味、火药味等。

鉴别色素葡萄酒

所谓色素葡萄酒实际上是用各种香精、色素加酒精、黏稠剂勾兑而成,多喝会损坏身体的健康。购买葡萄酒时,要看酒体是否透明通红(好葡萄酒是通红透明的)。此外,还可用下面这种方法来辨别色素葡萄酒,将干净的白色餐巾纸铺在桌面上,将装有葡萄酒的酒瓶晃动几下,倒少许酒于纸上,如果纸面上的酒的红颜色不均匀,或者纸面上出现了沉淀物,那么,酒就是色素葡萄酒,是假葡萄酒。

鉴别催熟西红柿

西红柿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蔬菜,多吃可补充维生素C。但如果是催熟的西红柿,多吃则有害人体健康。那么,怎样识别催熟番茄呢?催熟的番茄多在反季节上市,大小通体全红,手感较硬,呈多面体外观,掰开一看籽呈绿色或未长籽,瓤内无汁。自然成熟的西红柿质地较软,外观圆滑,籽粒为土黄色,肉质红色、沙瓤、多汁。

鉴别催熟西瓜

西瓜也是人们常吃的水果之一。但如果吃催熟或被注射过糖精的西瓜,则对人体有害,如果长时间食用这类西瓜,甚至还会出现各种毒副作用。鉴别这类西瓜时,应先闻味道,如果味道不正,就不要买;其次看瓜瓤,如果瓜瓤不起沙、红色也不正常,也不要购买;此外,如果瓜子明显不成熟、发白,这样的西瓜也不宜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