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茶文化(14)

现代茶经 作者:姬晓安


白居易的诗歌可分为四类: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和杂律诗,且每样都写得很好。《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因寄此诗》是一首常为人们所传诵的咏“紫笋茶的名篇,描写两郡太守在境会亭欢宴的情景。它同时也是白居易闲适诗中的优秀作品。

5.《一字至七字诗?茶》(唐?元稹)

在众多的茶诗宝库中,唐代诗人元稹写过一首宝塔茶诗《一字至七字诗?茶》,颇为独特有趣: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宝塔形诗在茶诗中颇少见。诗的开头对茶进行充满想象的描绘,接下来说的是茶与诗人及僧人的缘分。然后说茶要用白玉碾碎,用红罗过筛。而当茶放进茶碗里时,茶汤泛起黄花般的沫,这说明茶的品质优美。再写晨昏饮茶的景致,最后写出茶有提神醒酒的功能。

茶与佛门结缘2000余年,早已达到了彼此相融一体的境界。

中国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在河南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由于久坐疲累,上下眼皮打架,昏昏欲睡。他一生气,把眼皮割下,弃置地上,眼皮入土后长出一棵小树。弟子们采树叶煎饮,竟然可以醒神止睡。这就是禅茶的来源。这则传说,将茶的起源神化,也就是由此,茶与禅结下了渊源。

6.《题茶山》(唐?杜牧)

杜牧在25岁时的一篇《阿房宫赋》,纵论秦王朝之得失,因而进士及第并声名鹊起。他的诗风清新俊丽,人称“小杜甫”,和李商隐并称“李杜”。唐大中四年(850年),杜牧当时在吏部任京官。但唐时京官的待遇不如外放的州官,而杜牧的胞弟双目失明,一家要靠杜牧负担,所以杜牧就要求到比较“殷实”的湖州来当刺史。翌年(851年),杜牧奉诏携全家到顾渚山“修贡”一月有余,赋诗四首。其中有一首广为后人传颂的《题茶山》:

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花魁。剖符虽俗吏,修贡亦仙才。

溪尽停蛮棹,旗张卓翠台。柳村穿窈窕,松涧度喧逐。

等级云峰峻,宽采洞府开。拂天闻笑语,特地见楼台。

泉嫩黄金涌,牙香紫蟹裁。拜章期天日,轻骑疾奔雷。

舞袖岚侵涧,歌声谷答回。磬音藏叶鸟,雪艳照谭梅。

好事全家到,兼为奉诏来。树阴香作帐,花经落成堆。

景物残三月,登临怆一杯。重游难自克,俯首入尘埃。

《题茶山》分四个方面来描述。一是说作者因何来到茶山,二是茶山修贡时的繁华景象,三是茶山的自然风光,四是紫笋茶的入贡。这首诗写得十分雄伟壮丽,为后人所欣赏和钟爱。

7.《和章岷从事斗茶歌》(北宋?范仲淹)

《和章岷从事斗茶歌》,脍炙人口,在古代茶文化园地里占有重要的地位,这首斗茶歌说的是文人雅士以及朝廷命官,在闲适的茗饮中采取的一种高雅的品茗方式,主要是斗水品、茶品(以及诗品)和煮茶技艺的高低。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春暖冰微开。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新雷昨夜发何处,家家喜笑穿云去。

露芽错落一番荣,缀玉含珠散嘉树。

终朝采掇未盈,唯求精粹不敢贪。

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兮圆中蟾。

北苑将期献太子,林下英豪先斗美。

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泠水。

黄金碾畔绿尘飞,紫玉瓯心雪涛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