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传染病的定义和特征

甲型H1N1流感预防手册:这样预防最有效 作者:邓多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病原体中大部分是微生物,小部分为寄生虫,寄生虫引起者又称寄生虫病。

传染病有以下基本特征:

1.有病原体:每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异的病原体,包括病毒、立克茨体、细菌、真菌、螺旋体、原虫等。

2.有传染性:病原体从宿主排出体外,通过一定方式到达新的易感染者体内,呈现出一定传染性,其传染强度与病原体种类、数量、毒力、易感者的免疫状态等有关。

3.有流行性:按传染病流行病过程的强度和广度分为:

①散发:是指传染病在人群中散在发生;

②流行:是指某一地区或某一单位,在某一时期内,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超过了历年同期的发病水平;

③大流行:指某种传染病在一个短时期内迅速传播、蔓延,超过了一般的流行强度;

④暴发:指某一局部地区或单位,在短期内突然出现众多的同一种疾病的病人。

4.有地方性:某些传染病或寄生虫病,其中间宿主,受地理条件、气温条件变化的影响,常局限于一定的地理范围内发生,如虫媒传染病、自然疫源性疾病。

5.有季节性:指传染病的发病率,在年度内有季节性升高。这与温度、湿度的改变有关。

6.有免疫性:传染病痊愈后,人体对同一种传染病病原体产生不感受性,称为免疫。不同的传染病,病后免疫状态有所不同。有的传染病患病一次后可终身免疫,有的还可感染,可分为以下几种感染现象。

(1)再感染:同一传染病在完全痊愈后,经过一定时间后,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

(2)重复感染:某种疾病在发病中,被同一种病原体再度侵袭而受染。血吸病、丝虫病、疟疾最为常见。

(3)复发:发病过程已转入恢复期或接近痊愈,而该病原体再度出现并繁殖,原症状再度出现。伤寒最为常见。

(4)再燃:临床症状已缓解,但体温尚未正常而又复上升、症状略见加重者。见于伤寒。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