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八、炭疽

甲型H1N1流感预防手册:这样预防最有效 作者:邓多


1.什么是炭疽

炭疽属我国法定管理传染病的乙类传染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动物源性急性传染病。牛、羊、猪、犬等家畜极易患病,人通过接触受感染的动物及污染的畜产品和从外周污染环境吸入而被传染。

根据病菌进入人体的途径,炭疽又分为皮肤炭疽、肺炭疽和肠炭疽。皮肤炭疽最常见,症状也较轻,能较快恢复;肺炭疽及肠炭疽虽然罕见,但病情严重,病死率很高。得过炭疽的病人病后有较持久的免疫力。

2.炭疽是怎样传播的

(1)传染源

患病的家畜如牛、羊、猪、犬为传染源,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尚未确定。

(2)传播途径

①直接接触病畜和被炭疽杆菌污染的皮、毛、肉等畜产品,可感染皮肤炭疽。

②呼吸道传播,在接触皮毛或灰尘时吸入炭疽杆菌的芽胞,导致肺炭疽。

③进食未煮熟的带菌肉食,可引起肠炭疽。

(3)易感者

感染多发生于牧民、农民、兽医、屠宰及皮毛加工工人等特定职业人群。感染后可获较持久的免疫力。

3.炭疽病的治疗

首选青霉素,若青霉素过敏,可换用四环素或氯霉素。

4.炭疽的预防

(1)隔离病畜,不用其乳类。炭疽杆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与一般细菌大致相同,但它在自然环境对其不利时可形成芽胞,芽胞的抵抗力则非常强,在150℃的环境下,它能生存1小时,即使在最不利于细菌的湿热环境也需120℃、40分钟才能将其全部杀死,在5%石炭酸溶液中可生存数天。但其对氧化剂比较敏感,4%的高锰酸钾15分钟内,或过氧化氢1小时内可将其杀灭。故一旦发现病畜,一定要焚毁或深埋其尸体,要埋入地面2米以下,并加大量漂白粉或生石灰。

(2)目前虽未确定炭疽病人有传染性,但仍应对其采取严格隔离措施,直至病人创口痊愈、痂皮脱落或症状消失、分泌物或排泄物培养两次阴性为止。对病人的衣服、用具、用过的敷料、吃剩的食物、分泌物、排泄物等,分别用煮沸、日光暴晒、高压蒸气或20%漂白粉澄清液消毒。

(3)注意个人防护,职业性接触家畜及畜产品者,要穿工作服、戴手套和口罩。

(4)对易感者及有关职业者接种炭疽疫苗,接种方法是用毫升疫苗作皮肤划痕接种(不能注射),每年1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