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言(11)

断层线 作者:(美)拉古拉迈·拉詹


这样一来,东亚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出现了问题,外国投资者由于受到这些措施的保护,几乎没有任何动力去审查获得融资的企业。而国内银行体系的贷款一直都是由政府来掌控和担保,几乎没有能力进行细致的评估,尤其是当借款者处于技术升级阶段并投资于复杂的资本密集型项目时。看到信贷的自由流动,借款者高兴都来不及,哪会去想潜在的问题。但是,当项目出现表现不佳的迹象时,外国投资者就会迅速撤走资金。因此,严重依赖外资的发展中国家就经历了周期性的繁荣和衰退,最后以20世纪90年代末的金融危机而告终。

那些危机不仅极具破坏力,而且令人感到不可思议。例如,印度尼西亚的国内生产总值从峰值一路狂降25%,堪比美国大萧条时期的经济下滑。但这一切只发生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经济自由落体式的下滑,使得数百万工人失去饭碗,衣食无着,也让印度尼西亚遭遇了种族暴乱和政治动荡。最糟糕的是,印度尼西亚曾经为从殖民者的统治中获得解放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经济独立而感到自豪,这时却要可怜兮兮地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请求贷款,为此还不得不接受了大量的附加条件。其中很多条件都是工业化国家为满足自身利益而直接制定的,印度尼西亚虽然怒火中烧,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主权受到侵犯。

从此以后,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暗下决心以后绝不能再依赖国际金融市场(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怜悯度日。联想到印度尼西亚的遭遇,这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些国家的政府和企业决定不再从国外贷款,彻底抛弃大规模的投资项目和以借债来维持的经济扩张。此外,一些国家还决定通过低估货币来扩大出口。它们不仅通过购买外汇来维持较低的汇率,还建立了大规模的外汇储备,未雨绸缪,以防国外债主再次发生恐慌。所以,在20世纪90年代末,发展中国家缩减投资,从商品和资本的净进口国转型为净出口国,从而加剧了全球商品的过剩。

不久之后,工业化国家企业的投资项目也在互联网泡沫中迅速崩溃,世界经济在21世纪的头几年间陷入衰退。像德国和日本这样的国家,因其经济模式是出口导向型,所以也自身难保。刺激增长的重任便落在美国的肩上。

失业型复苏和刺激政策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