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中国的断层线:世界各国的发展历程对中国意味着什么(17)

断层线 作者:(美)拉古拉迈·拉詹


结果,日本这样的国家不仅不能帮助世界经济走出下挫泥潭,反而需要其他国家伸出援手拉它们一把。这是很深刻的断层线。事实上,在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弊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美国并没有完全克服它在1990~1991年间所遭遇的经济衰退,因此对日本商品的需求很小(历史上需求很大),也就无力帮助日本走出衰退。直到21世纪初,日本为摆脱经济泥潭所作的多次努力都失败之后,美国为了应对互联网泡沫破灭而采取的措施才增加了日本的出口量,帮助其走出了困境。

要摆脱对出口的依赖,进而实现经济的均衡发展,这个过程必定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暂且不说出口部门的作用及其持续带来的巨大收益,单是转移经济发展的侧重点就需要付出很大代价,而且政府用来扭转经济结构失衡的工具也是很有限的。比如,国内部门的工资相对于这些部门的生产率来说还是比较高的。允许工资差别化虽然对于促进服务业的繁荣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将会使当前的服务业从业人员收入大幅下滑。他们反对这种变革的阻力很大。此外,外国资金进入服务部门将有助于提高效率。但多年的政府保护和过度调控却很难克服,而且强大的利益集团,比如日本的理发店,将会反对竞争和外资进入。

与此同时,消费者越来越懂得谨慎消费了,而且零售金融业也不是很发达。日本家庭不同于美国家庭,他们不愿意借钱消费。老年人很难忘记战后的贫穷与不安全感,也很难忘记之后储蓄被视为爱国行为的经济增长阶段。而恰恰是老年人消费能力最强,是他们决定了消费格局。曾有一段时间,日本的年轻消费者被寄予了厚望。但数年萧条的经济形势之后,他们似乎也无奈地退却了,或许巨大的公共债务和资金短缺的养老金计划给他们造成了额外的重担。日本的经济改革需要强大的政治意愿。而由于现状十分舒适,而且相对来说衰退的速度较慢,因此,改革的政治意愿十分缺乏。

中国的断层线将会加深还是弥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