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谁是全球化的赢家?(14)

一件T恤的全球经济之旅 作者:(美)皮翠拉·瑞沃莉


2004年夏,美国同意将一般的农业补贴(尤其是棉花补贴)在当时的贸易谈判中公开讨论。2008年,贸易谈判依然处于僵局之中,在这个问题上几乎没有什么进展。即便美国对本国棉农的补贴被大幅削减,也不会给世界上最穷的国家带来什么好处,在那儿,补贴可能是棉农面临的最小的困难。

竞争在哪儿?

200年过去了,美国棉农依然拥有他们在1792年时获得的比较优势。这种比较优势从任何有关该主题的列表、数据表或饼状图中均可看出。200年间,美国在棉花生产和出口方面很少滑落到第二位,它在产量、技术、农场收入和农场规模方面的领先优势十分明显。

在试图理解该比较优势时,饼状图跟我们开了个玩笑,丝毫没有告诉我们美国的这些比较优势是如何获得的。教科书也没有帮助,因为它们解释的是全球产业中比较优势的概念,而非现实情况。国际经济教科书认为这个概念是循环的(一个国家出口其拥有比较优势的东西,因此出口产品肯定都是有比较优势的)。即使这个概念被放大,我们依然处于一个循环中,指出美国种植者的生产成本更低或他们的产量更高对我们理解比较优势毫无帮助。“如何”获得比较优势的答案不存在于数据中,而是植根于美国棉花故事本身。

他们是如何做到的?美国棉花的故事对今天的全球化辩论有何启示?

在《世界是平的:“凌志汽车”和“橄榄树”的视角》一书中,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谈到狮子和瞪羚都是全球化的赢家。瞪羚获胜靠的是比竞争对手跑得更快和更聪明,而狮子获胜靠的是抓住并吃掉猎物。美国的棉花种植者既是瞪羚,也是狮子,他们有时候一帆风顺,有时候也会面临坎坷。我们从他们的创业精神和创造力中看到了瞪羚的一面,他们从生产链的每一个环节获得收入,并用副产品喂牛、养鱼和制作食物。这是个复杂的循环和价值创造过程,要利用这个生产链对其他产棉国来说简直就是做梦。我们从技术进步上也看到了他们瞪羚的一面,正是科技的进步将纳尔逊·雷恩施的孩子从农场里解放了出来,并允许他在午后小憩一会儿。我们从棉农的商业实践中也看到了他们瞪羚的一面,棉农对轧棉厂、榨油厂、纺织厂和压包厂的所有权赋予了他们与世界市场抗衡的力量,确保他们创造性地从棉花生意中额外获取的每一美分都流入自己的口袋。最后,我们从农民、大学和美国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中也看到了他们瞪羚的一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