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与上司相处的规则(10)

年轻人一定要懂得的职场规则 作者:冠诚


学会忍耐不如意的上司

职场中,我们会遇到一些很难相处的上司,我们应该怎样办呢?辞职,到另一家公司,可能这位新上司更难相处。因此,辞职是一种方法,却不是最好的方法。最好的方法是找到与这些上司相处的技巧。通常感觉上司难相处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如果你觉得你的上司独断专行,要求下属无条件服从他的意愿,作为员工最好不要与他发生正面冲突,因为这样他就可能会觉得你有意与他作对。但你也不能一味服从,要不卑不亢,该服从的服从,该拒绝的拒绝,否则会更加助长其独断专行之势。你还可以寻找机会显示你超越他的才干,影响他并争取他的重视,或者动用集体的力量来影响他。

上司独断专行,你既要会忍,也要会劝阻。因为同处一个集体中,他出了问题,你也可能受到牵连。纠正了错误而取得成绩,上司也会感激你。

(2)如果你觉得你的上司爱挑剔、指责,这可能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上司的水平很高,确实高于下属。因而总是按照他的经验和能力要求下属,所以下属做事总不能让他满意。另一个是上司水平并不高,但他却不愿认为自己能力差。所以,只有挑出下属毛病,才能证明自己的水平高。

(3)经常会有这样的上司,工作不分轻重,眉毛胡子一把抓,该放手的不放手,整天忙,又忙不到点子上,弄得下属也跟着转,一天到晚不得清闲。

遇到这样的上司,你不跟着他忙,他会怪你躲清闲;你跟着他转,就会陷入毫无效率的忙乱之中。

这时候,你不必跟着他转,也不能拒不服从,你可以认真地理清完成任务的思路,有条不紊地完成。工作完成得比较出色,又不似上司那般忙乱,这样就可以减轻上司的焦虑、紧张的心情,说不定他还会跑来向你请教工作方法呢。

(4)有的上司特别注重别人,尤其是下属对他的态度,害怕下属会轻视他,经常非常敏感地观察下属的一言一行,并企图从中发现别人对他是否在乎的端倪。

和这样的上司相处,你可一定要谨言慎行。因为这样的上司往往能力不是很强,因而才期望下属高看他一眼。你只要适当地、从心理上不轻视他,就能让他在你面前更加坦然。

(5)还有一种上司,不信任下属,一些本该交给下属去做的事情,他都亲自去做。或者即便交给下属去做,也极不放心。交代完事后,常唠叨一番,让下属感到极不舒服。

在这样的上司手下,要想获得他的信任,不妨先把手头的一些小事情做好,做得相当漂亮。有的上司就是用小事来考验下属。当他发现你小事做得谨慎细致后,才会把大一点的事情交给你做。这样一来,你就可以由小到大逐渐取得他的信任。做好了事情,不要只顾自己高兴,不妨把功劳分给上司,感谢他的栽培,让他觉得你既能做事,又明事理,还会不信任你吗?

(6)生活中嫉贤妒能的上司很多,他们不能容忍下属超过自己。他们要保持自己在集体中的权威地位,颇有武大郎开店之势。

魏公子无忌一次与魏王一起玩游戏,这时北方边境传来烽火台点火的消息。魏王停止游戏,想召集大臣商议对策。公子阻止魏王说:“这不过是赵王在打猎罢了,不是举兵犯边。”后来,传来消息果然是如此。魏王于是疑惑地问公子:“公子怎么对事情知道得这么清楚?”公子说:“我的门客中有深知赵王隐秘事情之人,因而我也就知道了。”事后,魏王畏惧公子的才能,没有重用他。

在这样的上司那里,要藏锋露拙。你如果一露出头来,他就觉得你出风头,想把他比下去,这还了得。所以,他就会把你压下去,因为他手中有权。那你不妨向他求教,满足他的权力欲,将武大郎抬上“高跷”,“店小二”就可以伸腰了。

(7)很多人想投身于一个好上司的麾下,有个英明的头儿带领着,做出一番业绩来。希望“主上”圣明,这是人之常情。可生活中,我们遇到的上司却常是平庸之辈。

三国时的刘禅,是一位“名传千里”的昏庸之辈。以诸葛孔明的才华,位居其下,实在让人觉得是万般无奈了,而孔明先生受刘备托孤之嘱,又不能撒手而去。

但孔明毕竟是孔明,他明法纪、照章法,上书陈情,使刘禅心服口服,因而对诸葛孔明言听计从。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