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与同事和谐相处的职场智慧(2)

年轻人一定要懂得的职场生存智慧 作者:冠诚


重视团队的力量

在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不能脱离团队与对手单打独斗。要看到团队其他成员的存在,学会依靠大家、依靠集体。对于当今社会的激烈竞争来说,这一点更为重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种知识、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市场需求越来越多样化。没有人能够穷尽企业发展的各项技能和知识,即使在自己熟悉的领域,也难以做到靠一己之力,全面实现工作目标。在更多的情况下,个人能力已很难完全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的信息并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

所以,这就要求组织成员之间进一步相互依赖、相互关联、共同合作,建立和谐的团队模式。例如,在办公室中,对同一个项目进行研究的一群人,就能集中起来对不常见的问题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法。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团队内广泛的技能和广阔的知识面与个人的才能和知识面相比,更加具有绝对的优势。

作为个体,为了自身与团队的发展,就不能和团队对抗,因为对抗产生对抗,只有包容才能产生包容。只有当你说我们是最棒的时候,别人才会说,你才是最棒的!

在一家大型的外贸公司中,领导将李相、张昭和何辉分到一组,让他们对外负责谈下一个项目。

很显然,在这个项目小组里,李相和何辉都是骨干。张昭基本上是一个跟从大家工作与学习的小角色,虽然业务能力和谈判经验都不足,但英文还是非常出色的。

他们三个人到了外地,进行了一场艰难的谈判。为了谈价格,他们制订了很多方案。当然,张昭通常就是听李相和何辉的争论。他们二人都有着丰富的谈判经验,各自有一套见解和看法。有时候,他俩常常为一个问题、一句话争论得面红耳赤。

后来,正式谈判开始,李相发现当自己开始实施自己的方案时,何辉虽然意见相左,但还是能够积极给予支持与配合。于是一致对外,谈判的进展还是非常顺利的。

对方当然不甘心被李相等人牵着鼻子走,于是在最后关头,他们又调整了思路,要求李相所在的公司满足他们的优惠条件,而且,限期三天之内,一定要给予答复。这个突然的变化让李相、何辉和张昭陷入矛盾之中。

究竟应该怎么办,他们打电话请示领导。可是,领导的回复也非常简单,那就是他们三个人已经成为一个团队了,出现问题的时候,不应该寻找外援,应该积极根据情况拟订方案,马上实施。因为无论领导有多大的能力,毕竟不在谈判现场,根本就不了解具体的情况。

李相只能和何辉、张昭商讨对策。对于这个限期,李相认为这不过是对方在最后时刻的“困兽一搏”。他对何辉说:“想一想,如果我们三天之内不答应他们的条件,他们也不可能在三天内寻找到新的谈得比较成熟的合作方。我们如果答应了,就会有大量的资金白白浪费掉。”

何辉并不这样看,他认为对方只给了三天的时间,要求在三天内决定,就应该先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检查对方的提议。可以在期限截止前,尽早向对方提出缓和的做法。可能的话,还可以依照对方的意愿,再重新订立一个期限。这么做,就可以免于成为所设定的期限下的牺牲品。

可是,李相并没有按照何辉的方案执行。他果断地向对方表明态度,谈判只能按照原来的条件实施。令人惊喜的是,对方果然按照李相的条件签约了。

谈判非常成功,回到公司之后,三个人受到了嘉奖,而且得到了一笔丰厚的奖金。李相打听到张昭和何辉的奖金和自己一样多,非常不满意。领导就对他说:“虽然谈判按照你的方案成功了,但对于一个团队来说,三个人的功劳是平等的。张昭负责了你们三个人的全部行程安排,而且在你和何辉两个人之间打圆场,弥合裂痕。而何辉最后想的方案也是非常稳妥的,给你提供了另外一种思路。所以,奖金的分配是合理的。”

很多人误以为,职场是个人利益的争斗场所,“团队”只是做戏。其实,团队组建的必要性应该引起每个人的重视。举个例子来说,即使在团队中有人缺少经验,但他任劳任怨,没有人有权利可以蔑视他的辛勤劳动,况且,一个人即使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自己把所有的事情都包下来。只有在团队中保持谦虚的心态,才能真正和团队一起做第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