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与上司相处的职场智慧(3)

年轻人一定要懂得的职场生存智慧 作者:冠诚


及时向上司汇报

在工作中,我们常会因为对上司的意图理解得不全面而使工作发生偏差,导致劳而无功。有的时候,自己一肚子的委屈,还听到领导这样说:“如果不是因为一直以来,你什么都不说,我不知道你的想法,今天,你就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这句话曾经让很多职场中人郁闷过,很多人的确存在和领导的“沟通障碍”,遇到困难的时候怕开这个口会让领导觉得自己能力不足。事实真相是:如果你善于卸责,那就不太可能被主管信任;但如果你不懂得为自己争取应得的,你也还是咎由自取,也不配担当大任。

其实,在工作中保持良好的汇报习惯是非常有意义的,具体可以这样做:直接给领导结果。上司都很忙,没有时间听你的长篇大论。如果你的汇报过于冗长,很可能会引起上司的反感,这样就会得不偿失。所以,你要先说结果,而不是去描述过程。比如:“领导,我现在已经安排好工作事宜,等候您的通知,我随时都可以出差!”

还要注意,打破沉默,向领导汇报一定要及时。汇报也具有时效性,及时的汇报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力。当你完成了一项棘手的任务,或者解决了一个疑难问题的关键,第一时间找上司汇报效果最好。拖以时日再向上司汇报,上司就可能已经失去对这件事情的兴趣。还应做好周计划和周总结,并及时提交,让自己成为一个让上级放心的下属。

成可刚刚升职做了一个小部门的主管,他第一次当小领导,非常感激大领导的提拔,于是就想好好管理,给公司做出贡献。

其实,成可的部门只有他和两个同事。在成可的努力下,这个小部门不断争取到新的合作。在成可当主管的半年后,业务量是原来的三倍。业务增多固然让大领导高兴,但也让成可和同事们累得喘不过气来。

成可还是选择了沉默,他愁眉苦脸地撑了三个月后,甚至忍不住私下抱怨大主管,他怎么没看到我们这么辛苦,还把新的业务一直交过来。甚至有的时候,非但没有得到表扬,还挑剔我们做得不够完美。

有一天,大领导找成可谈话,问到了近期公司产品的销售量。

成可一直有这样的一个思路,那就是和自己的同事从小客户入手。因为大客户竞争太激烈,他选择了一些小客户进行公关,想先占领小客户,再慢慢向大客户渗透。

可是,大领导非但没有表扬成可和同事们所作的努力,却这样问:“你还记得公司的销售目标吗?”

成可说:“一年后,我公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要达到12%。”说到这里,大领导的脸色非常不好看,说:“那就请你把精力放在开发大客户身上!”

成可爆发了,他说:“本来我们就人手不够,如果要谈大客户,我们还需要更多的人,我都快撑不住了!”

没想到,领导又开始责怪他:“你为什么不早告诉我呢?我一直等着你来跟我多要几个人,没想到你竟然什么都没说。所以我以为,你这个部门可以胜任更多工作量。是你自己的沉默制造了自己和你那个部门同事的负担!”

总之,及时向上司汇报,还会使你与上司建立一种良好的互信关系,上司会自动对你的工作进行指导,帮助你尽善尽美地完成工作。

越级行事要不得

20几岁的年轻人要懂得,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规则和组织。在一般的职场中,其组织机构都是逐级构成的,绝大多数成员都有直属上司、顶头上司。在工作中,越级报告就意味着要越过直属上司,直接与顶头上司说明你的看法或争取权益。除非万不得已,这样做的后果往往是得不偿失。

通常打越级报告是一种危险的行为,会产生众多不良后果,往往容易伤害到自己。顶头上司不喜欢越级报告,一般会“退回原级处理”,因而你无法收到预期效果。这还有可能导致你与直属上司之间关系恶化,因为你这样做明显是对他的不尊重。事后,就算他不炒你鱿鱼,也难对你委以重任。你的行为如果被同事们知道了,他们就可能会攻击你而使你“里外不是人”。

就算你的报告是非常正确的,你也是破坏了单位的正常运行程序,这会使顶头上司异常头疼。即使你成功了,他们也会心存芥蒂,认为你对他们也可能采取同样的行为。所以,一般情况下,最好不要打越级报告。

陈星所在的公司安排了一项重要的工作项目之后,部门主管反复考虑,犹豫不决,难以下决定,拿不出可行的方案。这时,陈星就越过部门主管,直接向总经理说自己承担这项任务没问题。他的这种做法无疑严重地伤害了部门主管的感情。

其实,他本应该跟部门主管商量对策,分担他的压力,拿出方案来。这样一来,不仅为部门主管解了忧,也能使部门主管对自己有个好印象。而就在部门主管需要帮助的时候,陈星不但没有给予安慰和分忧,反而施加了更多的压力。这种做法使部门主管对他很不满意,事后不久,就找了个理由把陈星辞退了。

在工作中,你若是想打越级报告,需要先检视一下自己的动机,是不是为公司利益着想,而不是为了个人利益。确认了这一点,你就能选择正确的做法了。

在工作中,如果你有好的建议和想法,一定要按照职场的规则来,也就是要注意逐级上报。即使你要越级报告,最好先与直属上司进行沟通,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