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为人处世懂取舍才能双赢(2)

年轻人一定要懂得的取舍智慧 作者:冠诚


 

学会真正了解别人

学习去喜欢别人,主动对别人表示友好,才能赢得有利于你的事业发展的人际关系。

“你希望别人怎么待你,你就怎么待别人”是一条“黄金定律”。不久前,美国学者则提出了“白金法则”,对“黄金定律”这一古老的信条进行了修正。对于现代人来说,要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就在于遵循“白金法则”:别人希望你怎么对待他们,你就怎么对待他们。

简单地说,遵守这一原则,就是学会真正了解别人。然后,以他们认为最好的方式去对待他们。这一点还意味着,要善于花些时间去观察和分析他人,然后调整我们自己的行为,以便让他们觉得更称心和更自在。

有一天,卡丹博士看见一辆车的后窗上贴着这样的标语:“我接触的人越多,就越认为我的狗狗可爱。”读罢,他不禁感叹,不知怎样的际遇使这位车主对人的信心尽失,以致必须公开宣示他的不满?

卡丹博士是主张每日醒来便在心中灌注愉悦思想的:“想着好的一日,感谢好的一日,计划好的一日,祈祷好的一日,创造好的一日,带着信心出发。”他建议我们要发自内心地去喜欢别人:“喜欢人们,并使他们喜欢自己,这就是生活成功的秘诀。活在人的世界中,如果处处看人不顺眼,日子将多么难过!”

心理学家发现,人际间的情感交流是一件奇妙的事。你喜欢别人,也容易被别人喜欢;厌恶别人,也难以赢得别人的好感。因此,处世的最佳原则,就是真诚地欣赏他人的优点,对人发出善意,引发良性循环而广结善缘。

在今天高度竞争和变化无常的环境里,以你一厢情愿的方式去对待你周围的人,是远远不够的。你还得去了解他们的现实需求。你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你如何应对他们的个人需要。

现代人必须有能力根据不同人的个性品格特征,去了解他们,用“白金法则”去迎合不同类型人的不同需要,投其所好,从而在双赢策略中获取最大的成功。

建立双赢的人际关系

建立双赢观念上的人际关系,要以厚实的感情账户为基础,彼此互信互赖。这种人际关系不否认问题的存在或严重性,也不强求消灭各方分歧,只强调以信任、合作的态度来面对问题。

然而,合理的关系若不可得,与你交手的人偏偏坚持双方不可能都是赢家的想法。这时候,制胜的关键就在于扩大个人影响圈。以礼相待,真诚尊重与欣赏对方的人格、观点,投入更长的时间进行沟通。以实际行动与态度让对方相信,你由衷希望双方都是赢家。

双赢,就是使合作者之间都能够得到优惠和利益,使合作的结果皆大欢喜。但是,要做到利人利己并不容易。

品格是利人利己观念的基础,以下3项品格特质尤其重要。

真诚正直:人若不能对自己诚实,就无法了解内心真正的需要,也无从得知如何才能利己。同理,对人没有诚信,就谈不上利人。因此,缺乏诚信作为基石,“利人利己”便成了骗人的口号。

成熟:也就是勇气与体谅之心兼备而不偏废。有勇气表达自己的感情与信念,又能体谅他人的感受与想法;有勇气追求利润,也顾及他人的利益,这才是成熟的表现。

人格成熟者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需要表现实力时,绝不落于损人利己者之后,这是因为他不失悲天悯人、与人为善的胸襟。

富足心态:一般人都会担心有所匮乏,认为世界如同一块大饼,并非人人得而食之。假如别人多抢走一块,自己就会吃亏。抱持这种心态的人,甚至会希望与自己有利害关系的人小灾小难不断,疲于应付,无法安心竞争。他们时时不忘与人比较,认定别人的成功意味着自身的失败。

相形之下,富足的心态源自厚实的个人价值观与安全感。要想扭转损人利己者的观念,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让他们和利人利己者交往。当然,正本清源之道还是要向自己的生命深处探寻。

我们要有利人利己的观念。在与他人交锋时,权衡一下彼此之间的让步空间,在利人利己的前提下进行合作,这是人际关系做到极致的体现。所以,我们应该具备这种观念,努力为自己创设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

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让你在对日常小事的处理中变不利为有利。当然,你的期望值不能过高,你永远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说你好。假如我们承认多数人是好人,并能与多数人处好关系,我们的人际环境就是和谐的。

如果你与周围的人关系处得不够好,你可以随便捡几个理由,说明你是如何清白无辜、责任全在他人。或许你的解释很有说服力,不过,你应该想到的是,这种不良的人际环境,在很大程度上,是你自己制造的。

当你仰着脸语气生硬地待人时,你等于孤立自己了;当你竖起眉毛,瞪圆双眼时,你与他人的关系已陷入险恶了。不论你是否应该这么做,从结果上看,这都背离了你的愿望。

除非你躲入深山老林,独居尘世之外,否则,总要生活在亲戚、朋友、同乡、同学、同事之中。这些人的性格脾气、志向爱好、学识趣味、品德才貌,一定是形形色色的。你可能与若干不同于你的人生活在一起,这是你无法选择的,你只能面对这个现实。

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时常会因为自高自大,或者自卑自怯而得不到好的友情。

大宋就亲身体验过这样一件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