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人情世故懂取舍才能左右逢源(1)

年轻人一定要懂得的取舍智慧 作者:冠诚


 

世事洞明皆学问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中离不开“人情”二字,不懂不察人情你就会处处碰壁、事事不顺。要想掌握人情世故,就必须下工夫努力研究和读懂它,并在生活中活学活用。只有这样,你才能受人欢迎,才能有人缘。

所谓通晓人情,就是要有一种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的情感体验的态度。从正面讲,就是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像肚子饿了要吃饭,应该想到别人肚子也饿了,也要吃饭;身上冷了要穿衣,应想到别人也与你一样。懂得这些,你就能“推食食人”“解衣衣人”。韩信誓死忠心刘邦,可以说是刘邦的人情世故帮他赢得了天下。不管以后刘邦为什么处死了韩信,但就人情世故而言,刘邦很成功,他在韩信眼中是个通晓人情的人。

从反面讲,通晓人情就是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爱面子,就别伤别人面子;你要得到别人尊重,就不能不尊重别人。然而,通晓人情还不够,还要去做。人情是做出来的,需要有广泛的人缘。

有人缘的人,才会广交朋友受人欢迎。话虽这么说,但人情的“通”、人缘的“有”,是不能守株待兔的。人情要去做,做人情的前提便是察言观色、消息灵通。

察言,便是“闻一知十”;观色,便是“见面明意”。真正地做到了这一点,让你的朋友欠个人情给你,简直太容易了。

王先生与章先生是商业上的朋友。一天,他们在一家商场相遇,王先生带着他的独生女。两人边走边谈些生意上的事情。当经过时装柜台时,章先生注意到王先生的女儿目光专注地盯着一件红色的款式新颖的衣服,露出欣喜、羡慕的表情。第二天,章先生来到王先生的家,送给王先生的女儿那件红色的款式新颖的衣服。王先生的女儿当然很开心,只是她没想到的是,她的父亲有一天要礼尚往来,将这个人情还上。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正确区别通晓人情世故与世故圆滑。世故圆滑的人多表现为玩世不恭、逢场作戏、使手段、弄权术、八面玲珑、无视原则等。而通晓人情世故的人则能充分了解人的本性、人性的弱点等,他们知道人们喜欢什么、厌恶什么,从而能扬长避短、恰如其分地处理好人际关系,也会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成就己事。所以,他们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能做到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方”是做人之本

一个人要干出一番事业,要真正懂得为人处世,最重要的,就是要具备优秀的品质。这个品质就是“方”。

“方”确是做人之本,是堂堂正正做人的精神脊梁。世界上那些最受欢迎、最受爱戴的人物无不具有“方”之灵魂。武侠小说之所以备受欢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正在于它歌颂了一种侠义精神,大丈夫有所不为,有所必为。没有“方”之灵魂的人,有悖于社会伦理,迟早会遭到大众的唾弃,永远无法取得最辉煌的成功。但人仅仅依靠“方”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圆”的包裹,需要掌握为人处世的技巧,才能无往不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