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6.金融丑闻

末日经济 作者:(美)威廉·波纳


如果说20世纪90年代“失去的10年”给东京证券交易所和日本的房地产市场带来了一个熊市的话,那么它同时也创造了一个充斥着金融丑闻的牛市,这些金融丑闻牵涉到日本国内多家银行和多家经纪公司。名声毁了,财富没了,有些人自杀了……在一个大泡沫后,商界频频出现非正常事件。

其中一个金融丑闻就是“尾上缝事件”。这件事相当不寻常。即使在查过一些账目后,国外读者可能仍然不甚了解。首先,主角的名字到底是尾上缝女士还是缝尾上女士?记者们似乎都无从理清头绪。关于她与部落民的关系、与黑社会的关系,甚至还有与动物界的关系的各种传言在大街小巷流传。一个宠物陶瓷蟾蜍尤其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当时,日本股市比纽约证券交易所更大,或者至少是相当,而尾上女士是东京证券交易所最大的个人股东。日本兴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向这位61岁的未婚妇女提供了高达2 400亿日元的贷款。她是日本国际银行最大的股东,持有310万股。此外,她还持有第一劝业银行800万股、住友银行200万股、东京电力600万股,以及富士重工300万股、东芝公司300万股。

虽然没人知道这笔庞大的财富来自何处,但是这个女人俨然成为某种邪教的领袖。不时有身穿蓝色西装的商人出现在她名下位于大阪贫民区的两个饭馆里,待到凌晨才离开。他们在干什么呢?有消息说,他们都是来观看尾上女士在午夜以奇怪的宗教仪式向神祈求金融帮助的。人们认为,这个“来自大阪的神秘女人”不仅与部落民有联系,还和密教有某种神秘的联系-密教是一种外来的佛教派别。

1991年8月,尾上缝锒铛入狱,被指控犯有诈骗贷款罪。直到那时,人们才发现,她不仅面临牢狱之灾,还面临倾家荡产的命运,她欠下的债务高达4 000亿日元。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事件被逐渐放大,丑闻牵涉到日本国内一些主要银行,传言满天飞,据说多个黑社会头目也被牵扯进来了。当年10月22日,日本兴业银行主席中村金夫辞职。

20世纪80年代流行的谬论在90年代逐渐分崩离析,就像衣服上出现了裂缝。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中央银行管理者、财政部长和其他一些经济的“制衣工”们都没办法修补好这条裂缝。起初,几乎没人相信裂缝的出现-衣服的质地看起来很结实。但是到了1990年1月,裂缝越来越大,缺陷变得明显了。在接下来的十多年里,日本经济通货紧缩。1992~1995年,GDP增长率低于1%。

到20世纪90年代末,日本丧失了此前长达17年的股市收益。2001年夏天,日经指数下跌到10 977点-这是自1984年后日经指数第一次跌破11 000点关口。在这漫长的11年里,日经指数从40 000点的高位坠落下来,投资者损失了75%。东京的失业率-之前此数字几乎不存在-上升到了5%,与美国的数据基本相当;甚至连GDP增长率也和美国差不多了-都在1%以下,对美国来说,这一比例持续了8年,至于日本,这一数字是8年来的平均水平。

如果格林斯潘能在地球的另一面玩起他那闻名世界的魔术,或许还可以防止一些个人悲剧的发生:到20世纪末,日本人卧轨自杀的人数剧增,铁路局不得不在站台上装上镜子,以迫使那些准备轻生的人在跳下铁轨之前“反省”一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