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生活即改变,行动即成功(2)

年轻人一定要懂得的成功法则 作者:冠诚


在北京说起“飞宇”网吧,很多人都知道。可网吧的老板是谁,恐怕就没有几个人知道了。王跃胜就是“飞宇”网吧的CEO,他还是九届人大代表。1985年的时候,他是共青团的突击手,当时还在团中央的胡锦涛同志给他发了奖杯。

可是,又有谁知道王跃胜是一个农民呢?虽然他是一个农民,但他却在号称中国“硅谷”的中关村核心地带北京大学南门外开网吧,一开就是18家。而在全国,他开了300家。王跃胜相信“网络改变命运”这句话,因为他自己已经彻底地被网络改变了命运。王跃胜希望网络能够改变更多人的命运。在他的网吧里,几十万人学会了上网。

王跃胜干过煤矿工人,可他以前没干过重体力活,下井才7天,就弄得浑身是伤。后来,他也曾清理过马圈,扫过煤路。看着又脏又累又无聊的工作,王跃胜问自己:难道一辈子就做这个?

1982年,王跃胜从父亲那里要了80元钱,又东拼西凑了100多元,这总共不到200元钱就是他准备挖第一桶金的全部资金。他四处筹资,办起了加油公司,很快就积累了可观的收入。但是,他并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1997年5月,公司上了一套电脑管理系统,刚开始也没觉得怎么好使。可他慢慢就发现,每月结账的时候,它的作用特别大,以前需要2~3天才能结清的账,计算机十几分钟就解决了。有了电脑管理系统,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因为需要维护设备,使用软件,公司又没有人懂,一有问题就要往北京跑,太麻烦。于是,王跃胜又想:不如在北京开个公司,找几个高科技人才,办事也方便。

1997年7月,王跃胜第一次来到中关村。他在北京待了两个月,几乎走遍了中关村的每个角落,深切地体会到电脑软件门外汉的滋味,认识到再靠当年的苦干是不行了,根本无法立足。一次很偶然的机会,王跃胜进了一家网吧,发现里面全是大学生。这时,一个想法在他的脑海中产生了:既然大学生都喜欢去网吧,那就开一个网吧,既能交朋友,又能找人才。主意一定,他就开始选地方,北大、清华、理工大、北航等学校一比较,发现还是北大这边好,小南门离学生宿舍才几十米,出门就能上网,并且还处于中关村的核心地带,周围辐射清华、人大,所以就选北大南门。1998年2月14日,飞宇网吧开业了。

刚开业的时候,飞宇只有25台电脑,100多平方米营业面积。他到电信局申请64K专线的时候,电信局的人说,现在上网的人不多,太超前了,要小心。可他还是特别看好网络的发展,就毫不犹豫地申请了。

飞宇网吧每天的电脑上网时间达到23.6小时。大学未放假时,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排队等候上网的奇景。现在,如果你去北京海淀路北大南墙一段,发现哪儿挤满了自行车,不用抬头,这里的招牌一定是“飞宇”。

“飞宇网吧”早上7~9点免费上网。每天8点59分时,北大小南门总会出现这样一个场景:突然间,北大南墙的“飞宇网吧”的各个大门都打开,年轻人像流水一样涌出来。

“想到了好主意,我一定马上实行,就像我办加油站那样。”憨厚的王跃胜告诫年轻人,有了想法就赶快行动,不论你有多么敏锐、独特的眼光,不论你有多么超前、独到的创意,你都得落实到行动上才会有成果。眼光是好的,行动是慢的,最终还是一场空。

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有句俗话说得好,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坚持需要耐心,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坚持是生存的一种本领,也是一种耐心和等待。坚持的过程其实就是磨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给临阵脱逃者的回报往往是失败,给知难而上者的回报则是成功。因此,做事情要想成功,就必须拥有坚持到底的精神。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