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人(1)

年轻人一定要懂得的成功法则 作者:冠诚


只有专注于本身工作的人,内心充满理想的人,才会遇到真正的机遇。

机遇的降临,也许令很多人不可思议,以致很多人认为它是命运的安排。但是,只要我们就每个人的一生作一番思考,就会发现,任何机遇的到来,都有其前因后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机遇是从勤奋工作中得来的,它钟情于有才能、勤奋和生活中的有心人。

机遇的产生和利用,都需要有其主观、客观条件。相对来说,主观条件更为重要。

爱因斯坦曾说过:“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便是主观条件。头脑灵活,才不会坐失良机。即使是碰上好运气,如果你思想没有准备,头脑不敏锐,或者粗心大意,结果都会使机遇丧失,错过利用机遇而获得成功的机会。在弗莱明以前,就有其他科学家见过青霉素菌能抑制葡萄球菌的现象。在伦琴以前,已经有物理学家注意到x射线的存在。琴纳家乡的不少人都知道感染过牛痘的人,能免生天花,特别是那些挤奶工。但是,由于他们不以为然,而坐失良机。

许多人都认为,能否得到机会,主要是看运气的好坏。固然,运气的基本要素是偶然性,但它对于任何人都是一视同仁的。也就是说,所有的人“交好运”的可能性一样多,在机会面前人人平等。关键在于有的人把握了,有的人却没有把握。如果说好运和机会有什么偏爱的话,那就是爱因斯坦所说的,它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如果你为获得机会作了准备,一旦条件成熟,好运也就自然而来,犹如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每个人,尤其是年轻人,往往相信人生的成败全靠机遇。即使是那些不十分相信机遇的人,也总是把“机遇不济”的话挂在嘴上,而同时又把有成就的人解释为“机遇好”。其实,只有专注于本身工作的人,内心充满理想的人,才会遇到真正的机遇。如果终日怨天尤人,以混工作的方式等待什么,机遇只能离他们越来越远。

不论是以前的富豪洛克菲勒、巴菲特、哈默,还是今天的数字英雄比尔·盖茨、戴尔、杨致远等,虽然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其成功也确实有偶然因素,但更多的是他们在一样的勤劳之外,还都有“时刻准备着”的头脑,善于审时度势、把握机遇的敏锐眼光和永不满足的创新精神。正是这种敏锐的眼光和永不满足的创新精神,小则是致富成功之道,大则是人类进步之魂!

机遇往往只青睐勤奋和爱动脑的人,很少有不付出心血和汗水就轻而易举获得成功的。山田多喜二的创业历程,就比较清楚地证明了这一点。

为了贴补家用,年仅12岁的山田多喜二就放弃了学业,开始做点买卖挣钱了。他一直为此感到自卑,羞于见人。但是,父亲的一番话却给了他很大的启发。父亲曾语重心长地对他说:“要想在生意场上成功,不一定非得接受很好的教育,雇用优秀的人才,也能弥补自己没有受过教育的不足。”父亲的话让他足足享用了一生。为此,小山田确定了自己创业的信心:“即使失败了,我扔下原来的工作,改行支一个摆卖牛奶的小摊也能吸引顾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