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了解自己才不会迷失方向

年轻人一定要懂得的人生规划 作者:冠诚


了解自己比了解别人可能更难,但我们又必须比谁都了解自己。人生就像汪洋大海,我们就像驾驭着自己躯壳的舵手,必须顺利、圆满地驶向彼岸。如果对自己不够了解,就会像不够了解自己船只的船长一样,在大风大浪前面拿不定主意:我是应该避开呢,还是应该破浪前进?

战国时期,齐威王的相国邹忌长得相貌堂堂,身高八尺多,形体容貌光艳美丽。一天早晨,邹忌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同城北徐公相比,谁漂亮?”他的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漂亮,就又问他的妾:“我同徐公比,谁漂亮?”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邹忌同他坐着闲聊,又问他:“我同徐公比,谁漂亮?”客人说:“徐公不如您漂亮。”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漂亮。再照镜子看看自己,觉得自己远远不如徐公漂亮。晚上躺着想这件事,终于明白了:“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妾认为我漂亮,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漂亮,是有求于我。”

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120座城池,宫中的妃子、近臣没有谁不偏爱您,朝中的大臣没有谁不害怕您,全国范围内的人没有谁不有求于您。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人要是不能清楚地了解自己,就会迷失在别人或环境制造的假象中,就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而周围的人为了各种各样的目的,是很乐意给我们制造这种假象的。

清楚了解自己的人,懂得自己的斤两,知道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可以做的事情,他们懂得怎样去做好;不可以做的事情,他们懂得怎样采取对策。

刚即位的汉惠帝看到丞相曹参一天到晚都请人喝酒聊天,似乎根本就不用心为他治理国家似的。惠帝感到很纳闷,又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只以为是曹相国嫌他太年轻了,看不起他,所以不愿意尽心尽力来辅佐他。惠帝左想右想总感到心里没底,有些着急。

有一天,惠帝就对在朝廷担任中大夫的曹窋(曹参的儿子)说:“你休假回家时,碰到机会就顺便试着问问你父亲,你就说:‘高祖刚死不久,现在的皇上又年轻,还没有治理朝政的经验,正要丞相多加辅佐,共同来把国事处理好。可是,现在您身为丞相,却整天与人喝酒闲聊,一不向皇上请示报告政务;二不过问朝廷大事。要是这样长此下去,您怎么能治理好国家和安抚百姓呢?’你问完后,看你父亲怎么回答,回来后你告诉我一声。不过,你千万别说是我让你去问他的。”曹窋接受了皇帝的旨意,休假日回家,找了个机会,一边侍候他父亲,一边按照汉惠帝的旨意跟他父亲闲谈,并规劝了曹参一番。曹参听了儿子的话,大发脾气,大骂曹窑说:“你小子懂什么朝政,这些事是该你说的呢?还是该你管的呢?你还不赶快给我回宫去侍候皇上。”一边骂,一边拿起板子把儿子狠狠地打了一顿。  

曹窋遭到父亲的打骂后,垂头丧气地回到宫中,并向汉惠帝诉苦。惠帝听了之后,就更加感到莫名其妙了,不知道曹参为什么会发那么大的火。  

第二天下了朝,汉惠帝把曹参留下,责备他说:“你为什么要责打曹窋呢?他说的那些话是我的意思,也是我让他去规劝你的。”曹参听了惠帝的话后,立即摘帽,跪在地下不断叩头谢罪。汉惠帝叫他起来,又说:“你有什么想法,请照直说吧!”曹参想了一下,就大胆地回答惠帝说:“请陛下好好地想想,您跟先帝相比,谁更贤明英武呢?”惠帝立即说:“我怎么敢和先帝相提并论呢?”曹参又问:“陛下看我的德才跟萧何相国相比,谁强呢?”汉惠帝笑着说:“我看你不如萧相国。”

曹参接过惠帝的话说:“陛下说得非常正确。既然您的贤能不如先帝,我的德才又比不上萧相国,那么先帝与萧相国在统一天下以后,陆续制定了许多明确而又完备的法令,在执行中又都是卓有成效的,难道我们还能制定出超过他们的法令规章来吗?”接着,他又诚恳地对惠帝说:“现在,陛下是继承守业,而不是在创业。因此,我们这些做大臣的,就更应该遵照先帝遗愿,谨慎从事,恪守职责。对已经制定并执行过的法令规章,就更不应该乱加改动,而只能是遵照执行。我现在这样照章办事,不是很好吗?”汉惠帝听了曹参的解释,便说:“我明白了,你不必再说了!”  

曹参在朝廷担任丞相三年,极力主张清静无为不扰民,遵照萧何制定好的法规治理国家,使西汉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日渐提高。他死后,百姓们编了一首歌谣称颂他说:“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施政贵清静,百姓心欢喜。”史称“萧规曹随”。

要是曹参不够了解自己,认为具备比萧何更杰出的才华,擅自改变先朝遗留下来的法令法规,就会失了身为丞相的分寸,将国事搅得乱七八糟。

其实,比谁都了解自己并不太难,但收获却无限大。这种了解就像一把最公平的标尺,时时提醒我们不犯错误,校正我们的偏差,让我们在正确的方向上,最迅速、最直接地到达人生的目的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