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2主动阅读,积极思考(2)

超级快速阅读 作者:(德)克里斯蒂安·格吕宁


这个过程就好像滚雪球,滚得越大,滚起来就越轻松。因此,每当接触一个新领域的时候,从易到难,科学安排学习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与其从头开始就纠结于细节问题,倒不如从整体下手,由宏观至微观逐步深入学习。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道理,我们重新回到拼拼图的例子上去。一旦拼好了四条边,我们就应该寻找整幅图案中最容易拼的部分。图片的主体拼好了,剩下的较为困难的背景部分也就变得相对容易了。所以说,在遇到阅读难点的时候,我们不妨暂且跳过,等到通读一遍掌握了基础知识之后,再回过头来仔细研读,原本像天书一样的内容我们再理解起来就会有茅塞顿开之感,用很短的时间稍加思考就可以理解了。再比如一个直观易懂的例子:盖房子先得打好地基,这个道理连3岁小孩都懂,如果第一层还没盖好,就急急忙忙想要加盖屋顶,那结果肯定很糟。

在宏观定位的步骤,我们已经通过设计和制作视觉卡片梳理出了整个学科领域的脉络,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了重要基础。其实,我们完全可以也应该像管理电脑里的文件一样管理自己大脑里的信息。试想一下,如果你在用电脑的时候毫无章法,每个新建的文件都随便乱放,那么下次想找到它,就真让人头疼了。可是一到人脑记忆上,我们却往往忘记条理的重要性。电脑至少还有搜索功能,只要你能隐约记起文件里的某几个关键词,点几下鼠标就大功告成了。可我们的大脑却是完全依赖于条理来管理信息的。因此,视觉卡片恰恰是一种大多数人都懒得去做但实际上

却十分有效的学习方法。在接下来的第二阶段,我们还会更加详细地讲解相关的

技巧。

要想更好地记忆新的信息,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出发,那就是我们之前提到过的知识网络。一旦我们在接收新信息的时候就第一时间将其与自己既有的知识网络结合在一起,这根新的丝线就能更加牢固地停留在我们的长期记忆中。当然,要想做到这一点,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自己既有的知识网络,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哪些领域已经编织了哪些丝线,哪个部分的网络较为密集,哪个部分比较薄弱,急需填充新的知识。这个从整体上盘点现有“库存”的做法不仅能够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知识架构,更能从一个侧面激活整个知识网络,为将要阅读的内容腾出足够的存储空间。

这种方法就相当于在自己的大脑里建立高效有序的文件夹系统。等到在第四阶段调用信息的时候,所需信息自然信手拈来了。这就好比你大脑里的磁盘碎片少了,信息的完整度提高了。相信大家都曾经使用过Windows系统自带的磁盘碎片整理工具,这个软件的工作原理就是从整个硬盘里搜索出相关度较高的文件,然后将其重新整理,储存在相近的位置上。这样一来,日后读取数据时,电脑的速度自然就提高了。只可惜人脑还没有进化出这种功能。所以,我们在读入信息的同时就要格外注重信息的关联性,把正确的信息用正确的方法存储在正确的位置上。此外,我们还要在正式开始学习之前,稍微花上一点时间,激活自己既有的知识网络,好让稍后的学习更加轻松,记忆更加牢固。

知识普及

平台期意味着什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