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制造业:西方人怎么也看不懂(8)

中国的逻辑 作者:(日)加藤嘉一


苹果公司的iPod音乐播放器就是典型代表,确切地说,这是一款“中国组装”产品,因为绝大部分的零部件都来自中国以外的地方。2007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学者们作了一个相当有意思的研究,他们在研究报告中就提到,一个30G的iPod在2005年的售价是299美元。粗略估计其成本,也就是苹果公司从在中国大陆开办的台资企业里购买一个iPod的价格大约是美元,在这美元里,3%(美元)由那个台资企业构成,51%由来自日本的硬盘供应商(该供应商生产硬盘的工厂也在中国大陆,用的还是进口零部件)构成,14%由来自日本的显示器供应商(这个显示器是在日本本土生产的)构成,3%由来自美国的半导体设计师(其所在的工作室的日常开支和生产成本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构成,还有2%由来自韩国的内存制造商(这些存储器是在韩国制造的)构成。

一种观点认为,在中国生产的高端产品不仅是基于各种进口的零部件,而且基于这些零部件所蕴涵的表现在最终产品身上的各种复杂特性,换言之,所有让我们联想到高端产业和高科技产品的内容—知识、创新和精密性,都蕴涵在零部件里,而绝大部分零部件却是由外国企业在中国以外的国家制造的。即使是那些在中国制造的零部件,其子部件也是由国外进口的,而且通常是在外资加工厂内。确实,就算是通常不被看做高科技和高价值的产品组装过程,也往往由设在中国的外资工厂完成。

第三,今天中国出口的许多看上去非常高端和高科技的产品—暂且不论是谁生产的,在西方市场上通常越来越多地表现为日用品,而非前沿和尖端的商品。根据中国官方统计数据,DVD机和微波炉等物件都被归类为高科技产品,但是这两类商品出口到美国都可以用低于50美元的平常价格很轻松地购买到,它们已经成为廉价、缺乏区别度的日用品了。个人电脑的价格显然要高一点,但也在逐渐向这个方向靠拢,这也是为什么IBM要将旗下的个人电脑业务出售给联想的原因之一。最高端的手机和数码照相机也正在成为日用品,它们的确非常精密,科技含量也非常高,但是随着成本的大幅度下降,正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视做区别度不大的日常消费品,对于许多消费者来说,如今买一个印有“中国制造”的MP3播放器跟买一件“中国制造”的T恤一样司空见惯。至于愿意花大价钱购买类似于iPhone这样的商品的“潮人”毕竟只能说是少数,并不能代表大多数人的意愿,但是即便如此,其大部分利润往往也是落入了设计者和品牌商手里,而非制造商。

这就引出了中国工业发展的第四个特点,高端产业的创新旋风正愈演愈烈,但是看上去似乎和负责生产和制造这些产品的工厂没多大关系,举个例子,最近在手机领域的创新竞争主要集中在苹果公司的iPhone、Palm公司的掌上PDA、RIM公司的黑莓手机和谷歌公司的谷歌手机之间,这些公司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把手机外包给其他国家进行生产,我们很少能够听到设立在中国的产品制造商之间的创新竞争,更不用说一些中国本土的公司了。此外,许多创新似乎只是在零部件层面,而不在最终产品上:英特尔处理器与AMD处理器,基于Palm技术平台与基于微软技术平台的手机、苹果操作系统与微软操作系统,等等。虽然这些创新总是以各种方式出现在中国制造的产品里,但是我们其实真的很难在创新领域找到中国参与者的身影。

并不是说上述所有观点都具有权威性,但是将之一并考虑,它们确实共同指向一个中国工业的总体格局。中国通过深化在出口加工领域的参与度来达到经济发展的目的,但是绝大部分的生产加工是由外资企业操控的。此外,这些生产加工大多与知识密集型的生产和产品不甚相关,我们所见的大多数创新几乎都出自跟冶炼金属等操作没有关系的地方,而且许多产自中国的高端产品在国外只被视做普通的日用品,并非具有高区分度的物件。

我们必须将自身抽离出来才能看清中国以及全球生产的真正内涵。为什么有如此多原来必须在同一个屋檐下进行的生产活动现在被分散到不同的公司和地域?既然生产活动如此分散,那么创新又是在哪里、如何产生的?为什么如今如此多的创新能够与具体的生产活动脱离开来?为什么在中国境内进行的如此多的生产制造过程是由国外公司经营并管理的?所有这些之于中国意味着什么?对于世界又意味着什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