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到底能走多远:相信者和怀疑者截然不同的观点(1)

中国的逻辑 作者:(日)加藤嘉一


大量的投资进入研发领域,这一点没有人会提出异议,但是这些投资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呢?对此人们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并且产生了两种完全相反的观点,可问题是这两种观点都绝非牵强附会或是不合理的,但在中国到底能走多远,美国、日本和西欧是否应该感到担忧等问题上却得出了南辕北辙的结论。

我们把持第一类观点的人称为“相信者”,该观点认为中国确实在向前推进,并且已经危及到了美国的利益。美国国会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设立了美中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该公共机构负责以一年为周期对美中经济关系进行评价,他们2008年的报告里就到处充斥着相信者的观点。

这类观点总是以中国有某种特定意图为出发点,断言“中国政府现在的政策就是为把中国建设成一个科技大国以及高科技商品出口国而设计的”。该观点还认为,“中国政府意图建设一个知识密集型和技术成熟型经济”。重点在于中国科技的发展节奏和方向都是由政府决定并依照其所制定的战略实施的。

这类观点接着就开始在战术上进行讨论。报告指出:“在寻求提高本国科技生产水平的尝试中,中国政府通过提供补贴和其他优惠政策来吸引国外的研发型公司来中国投资。国外的先进技术有助于提高中国高科技产品的发展速度。”报告将这些外国公司看做中国获取知识的渠道,认为这些外国公司将研发中心建在中国正好合了中国政府的心意,而且中国政府确实也运用了一系列非常规的手段来达到该目的。报告称:“中国政府的一些政策违反了自由市场原则,尤其是为了吸引外国投资而发放补贴以及人为地降低人民币价格。”

接下来该观点就开始总结中国在产业升级方面到底可以走多远。一方面,报告表明了其谨慎的态度:“到底外国企业帮助中国在产业升级的梯子上向上移动了几个台阶,专家们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但在另一方面,报告又指出:“但是中国在沿着梯子向上移动方面确实创造了巨大的进步。”在报告的最后,我们能够读到一个关于整体趋势的清晰结论:中国正走在胜利的道路上,通过从美国公司攫取知识和技术,中国的胜利是以美国的国家利益为代价的。在结论部分指出:“国外的高科技公司,比如美国与欧洲的计算机、航空航天和汽车公司,在中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技术用于研发与生产,同时也分享和损失了一部分技术与人才。中国的制造企业从中获益良多。”在相信者眼里,研发在本质上是一项竞争激烈的零和游戏,新玩家的崛起往往意味着老玩家的衰落。

有趣的是,同样的事实—中国推动本土创新这一官方目标,研发投入的迅速增加、科技力量的壮大以及外资研发中心在中国的普及,另外一些人却从中得出了一系列完全不同的结论。这就引出了我们一开始所讨论的持第二类观点的人,这里称之为“怀疑者”。

这些人的态度与相信者截然相反,他们对中国在发展高科技方面的努力不以为然,甚至还摆出一副高人一等的姿态,而且这类观点在中国、美国和欧洲的学术圈子里甚为流行,认为就算中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就算中国政府相当重视创新,可中国在研发领域还是处于落后地位,而且落后不止一点。中国在他们眼里并不是一个正在崛起的科技发电厂,而是一个表现差强人意的学生,一个在理工科学院里天赋平平、离成功还差一大截的盲目崇拜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