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Chapter 3 不同却又相似的两个人(20)

像巴菲特一样等待,像索罗斯一样行动 作者:(韩)申勇镇


索罗斯,隐藏自己

2000年4月美国高科技股票泡沫破裂,索罗斯旗下招牌基金量子基金50亿美元瞬间蒸发,索罗斯随后宣布对冲基金的时代结束。索罗斯一生的投资战略都是“高风险、高收益”,纳斯达克泡沫之后索罗斯开始转而投资那些收益率低但安全性好的投资项目。2008年年末,索罗斯又压低声音预计此次金融危机会持续3年~5年。索罗斯还宣称自己投资中的30%为长期投资。从索罗斯最近青睐能源股、汽车股和黄金来看,当年疯狂进行外汇投机的索罗斯似乎真的远去了。

索罗斯与巴菲特都认为暂时退出市场也是投资的方式之一,所以我们并不能确定索罗斯的隐退到底是休息还是为期3年~5年的长期投资。索罗斯具有某种超脱的态度,这与那些急性子的投资者很不同。索罗斯曾经说过一段评价自己老朋友摩根斯坦利战略投资家拜伦·韦恩的话,从中也可以看出索罗斯的特别之处。

“你每天必须出门做事,而且必须做些什么,我只有在要做的事情出现时才会去做事。我只做自己认为该做的事,但是你不同,你每天都要做些什么。对你来说,没有哪一天是特殊的一天。”

今天的索罗斯虽然掌管着规模庞大的对冲基金,但并不再时刻关注世界经济的运行状况和外汇市场的动向,也不再每天亲自制定投资战略。仅靠这些无法断定索罗斯变成了长期投资者,但可以肯定的是,索罗斯并非任何时候都是位短期投资者。

3.慈善事业与生活态度

索罗斯和巴菲特对待慈善从不吝啬自己的财富。两个人不仅具有投资的才能,在慈善事业上依旧表现优秀。巴菲特已经决定将自己的财富捐赠给比尔·盖茨的基金会,巴菲特的子女和妻子也用从巴菲特那里获得的财产建立了自己的慈善组织。将财富还给社会,巴菲特走在了许多富豪前面。

索罗斯的个人资产总额小于巴菲特,但是捐款相对个人财富的比例却要高得多,而且索罗斯很早就开始了自己的慈善事业。巴菲特和索罗斯生活都很简朴,属于受人尊敬的富豪之列。两人的捐款目的各不相同,巴菲特和盖茨致力于用善款攻克威胁人类的疾病,索罗斯则从自己的思想体系出发,目标是建立开放社会。

巴菲特,基本哲学是将财富还给社会

“与巴菲特共进午餐”慈善拍卖活动已经成了巴菲特的另一个标签,每年都会吸引许多人的关注。巴菲特在最近一次接受采访中谈到自己的慈善活动时说“慈善没有终点”,阐明了自己关于慈善的看法。巴菲特认为,财富取之于社会,再还给社会是理所当然的,这也是美国的优秀传统之一。为了说服全球富豪们捐出财富,巴菲特最近还与比尔·盖茨一起进行了一次“慈善中国行”。

巴菲特已经决定将自己的财富捐给盖茨领导的慈善基金会,盖茨说巴菲特的决定是地球上最伟大的投资,他将巴菲特称做最伟大的投资家。他还说,巴菲特认为自己有责任将一生赚得的财富用在有用的地方。

谈到将财富捐给盖茨基金会,巴菲特说捐款就像自己的其他投资一样,是会获利的聪明投资。这里的“获利”完全是个褒义词。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说过一段话赞美巴菲特。

“我曾经问巴菲特,将自己的财富捐给盖茨的基金会,有别的理由吗?他回答说自己是个投资家,投资者之所以愿意拿出钱来让自己投资是因为他比其他人更善于赚钱。而他把财富捐给盖茨,也是因为盖茨比自己更擅长使用钱。这就是巴菲特的想法,所以他把财富都捐了出去。”

做自己擅长的事,巴菲特的投资原则在捐赠财富时依然适用。按照巴菲特的捐赠计划,每年7月将自己剩余财富的5%移交给盖茨的慈善基金会,2006年移交的金额约为1.5亿美元。随着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价的上升,那笔钱的数额还将随之增加。盖茨建立基金会后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改善人类健康的问题上,一开始只有少数人在管理,盖茨已经计划扩大规模。

宣布将财富捐给盖茨基金会的第二个月巴菲特举行了记者见面会,他在记者会上说自己曾经反问自己:世界上有60亿人生活得比我们贫穷,他们忍受穷困的痛苦时,自己反倒在追求财富?巴菲特说将财富捐赠出去是很久以来一直就有的想法,现在只是付诸实施而已。不用说,巴菲特的子女对巴菲特的善行也很赞同。

索罗斯,为了信念毫不吝啬

索罗斯1979年就成立了开放社会基金会,1981年又成立了索罗斯慈善基金会。开放社会基金会是以慈善信托的形式成立的,索罗斯希望通过基金会努力帮助那些跨出国界的人能够尽快融入新社会。对于慈善事业,或者说捐赠,索罗斯其实一直很冷静。索罗斯本人幼年时期在纳粹占领下曾与犹太人委员会打过交道,后来到英国求学时也领教过犹太人委员会的官僚主义,索罗斯对慈善组织存在某种幻灭感。

依靠在金融市场取得的成功经验,索罗斯也在努力建立自己慈善事业的哲学思维体系。最初索罗斯不断提出疑问,将善款用在其他地方是否会取得更好的效果?通过不断地自我否定和对善款使用方式的反复质疑,就像金融市场上反射性理论演变的过程一样,索罗斯说自己没有耐性,他努力避免使慈善行为变成接受捐赠者永远的依赖。索罗斯总是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效益,索罗斯说自己喜欢那样的慈善项目。

索罗斯对建造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纪念碑之类的事毫无兴趣。对他来说,慈善就像在金融市场上投资一样,是一项事业。索罗斯好像患有“逃避宣传症”,最初并没有将自己的慈善活动公开。索罗斯总是避免与亲人提起钱和自己的投资事业,但是和因为慈善走到一起的人交谈时,索罗斯会与他们相互交流关于钱的看法。

重视慈善行为的效果,并不断对效果作出反馈,这就是索罗斯对慈善事业的态度。他与巴菲特很不相同,巴菲特从不过问慈善资金的使用,对基金会的运作也完全放手不管。所以有人批评索罗斯从事慈善活动只是想让自己更出名,是带着特定目的的慈善行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