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Chapter 3 不同却又相似的两个人(22)

像巴菲特一样等待,像索罗斯一样行动 作者:(韩)申勇镇


(2)对风险的错误认识:普通投资者根本没有学习如何应对风险就匆匆忙忙开始了投资。问他们时得到的答案往往是他们认为自己清楚所面临的风险。大部分投资者将具有风险意识与从根本上认识到投资的内在真实风险等同。他们并没有认识到这两种心理之间存在很大差别。抱着前一种想法的投资者会投资那些危险小的领域,但他们并不明白这本身也是一种风险。只有具有后一种想法,充分认识到投资所面临的风险的投资者才能很好地控制和管理风险。我们应该向后一种投资者看齐,在开始投资之前就对即将面临的风险有充分的认识。只有这样,面对市场波动才能沉着应对,即使遭受亏损,也能保持冷静。

(3)投资方法单纯,态度不正确:学得越多,收益率就越高。如果这种假设是正确的,那些智商高的投资者,写了很多证券类书籍的作者,以及证券市场上的评论员就应该是赚钱最多的,收益率也应该是最高的,显然事实并非如此。巴菲特认为建立简单的原则是确保投资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普通投资者们却费尽心机,试图掌握那些复杂的所谓“技术分析方法”。他们的根本问题在于,不是学得不够,而是自己的态度和投资习惯有问题。要认识到,在投资过程中,不断回头检查自己存在怎样的谬误,以及进行情绪和心态的自我控制才是更重要的问题。

(4)自制能力不足:能够进行自我控制的人,即使只是熟悉了很少的一些投资技巧,往往也能取得投资成功,获得期望的收益。问题在于,无论是谁,进行自我控制都是很难做到的。很多投资者也明白进行自我控制对股票投资非常重要,但是付诸行动时却总是做不到。这种理论和实际之间的矛盾就像营养成分,对生命很有好处,吸收却并不容易。如果没有自制能力,声称要客观分析市场的投资者最后也不可避免地发生视角的偏移。只有具有了自我控制能力,才能做到永远保持冷静,像巴菲特一样,淡然地看待股价,像索罗斯那样,即使遭到重大损失,仍能瞬间作出处理决定,眼睛都不眨一下。但是,索罗斯和巴菲特是伟大的投资家,普通投资者很难做到像他们那样的自制能力。

(5)没能追随最优秀的投资者:学习投资大师,研究他们挑选股票的方法,养成好习惯能够提高我们的收益,但是在实际的投资操作中,却很少有人能真正追随大师们的方法。普通投资者都希望能够准确预测市场的走向,但是市场却不会因此而照顾他们。无论巴菲特还是索罗斯,都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投资战略,他们的着重点是所选股票是否依然符合自己的投资原则。而普通投资者买入股票之后,往往不再继续关注企业价值的变化。如果想追随大师们的方法,就必须严格遵守他们的投资原则。

(6)耐心不够:耐心等待也是投资大师们具有的优秀品质之一。巴菲特就是善于耐心等待的杰出代表。索罗斯也一样,他寻觅机会时虎视眈眈,等待时则会保持足够的耐心。然而,普通投资者的情况却是大部分情况下在股价处于高位时买进,一段时间等待之后股价反而回落。在投资领域,决定输赢的并不是哪位投资者经历几次投资之后提高了收益率,是等着市场变化还是跟着市场走才是决定胜负的最重要因素。最终获胜的是耐心等待机会的投资者。最无知的投资者不知道自己为何投资失败,而且不停地往市场送钱。在市场上存活下来,取得最终胜利的投资者是那些恪守自己简单的投资原则,经历漫长的耐心等待之后,抓住到来的机会并获得最大收益的投资者。

总结一下,投资失败最重要的原因是心理素质差。心理素质决定投资习惯,投资习惯决定投资成败。然而,大部分投资者要么不知道心理素质决定投资习惯,要么知道却无法养成良好的习惯,更无法付诸投资实践,最终只能永远待在失败的那类投资者行列。

巴菲特成功的理由

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笔者也在反复思考同一个问题:我国能够出现一位像巴菲特那样的投资家吗?笔者自己的答案是不可能。巴菲特成功的原因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概括。分析这些要素会得出一些很有趣的结论。

第一,美国拥有自己的特殊国情和独有的美利坚民族文化。在美国,儿童从超市购买可乐拿到街上出售是被允许的。特别是经历过大恐慌之后,靠自己的努力赚钱是被鼓励的行为。

类似的事情发生在我国,结果会怎样?在东方传统观念里,无论家庭条件多么不好,供养孩子读书都是家长优先考虑的事,小孩子出去赚钱的现象几乎不存在。然而从巴菲特的事例可以看出,正是因为童年时期亲身体验到了赚钱的过程,巴菲特才对投资产生了真正的兴趣。

第二,不能忽视巴菲特独有的才能。当别的孩子着迷于阅读童话故事和伟大人物的传记时,巴菲特却爱上了介绍股票的书,巴菲特似乎天生喜爱股票市场。巴菲特还对数字非常敏感,这也是他取得成功的因素之一。虽然不是必要的因素,但是肯定起到了积极作用。虽然并不是说擅长记忆数字就一定适合投资。

第三,初始资产的规模。巴菲特今天的财富是自己白手起家从证券市场赚来的。但是要知道1969年巴菲特解散自己的投资组合时,身价已经高达2500万美元。

扣除通货膨胀的影响,巴菲特当时的身价相当于今天的4.6亿元人民币。也就是说巴菲特开始构筑自己的投资王国时,已经是个大富翁了。如果只考虑收益率,巴菲特取得的成就便不再那么耀眼了。在我国股市上取得同样收益率的投资者并不是完全找不到。对投资者来说,不同的本钱乘以同样的收益率,最终赚到的钱差别极大。

第四,笔者最关注的还是巴菲特的投资哲学,以及始终坚持自己的投资原则。正是价值投资理论将巴菲特与其他投资者区别开来,也是巴菲特成功的最根本要素。不可否认的是,价值投资原则在今天的股市上依然适用。

第五,巴菲特具有某种天才能力,这能从他的投资战略中看出来。巴菲特首先收购保险公司,这为自己投资带来了稳定而且数量巨大的现金流,确保了充裕的资金流动性。当机会出现,巴菲特能够拥有足够的现金投资中意的企业。

第六,巴菲特忠诚的股东们。无论是巴菲特不派发股息,还是拒绝分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票,甚至不对收购的企业进行公开IPO,股东们都选择支持巴菲特。如果没有这些忠诚的股东,巴菲特也不可能成功。

这么看来,巴菲特最终能够成为伟大的投资家,最根本的决定要素是他的投资原则,投资战略(保有现金)和忠诚的股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