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大爱晚成,润物无声

淡定 作者:易贝连


真正的大爱是不分年龄,不分地位,不分身份的,它超越了一切世俗的东西,只保持着本属于爱情的纯洁和坚贞。

梁实秋和韩菁清的倾城之恋,感动着成千上万人。

1974年11月27日,梁实秋和韩菁清在台湾初遇。当时梁实秋71岁,韩菁清43岁——比他女儿都要小好多,他们之间隔着三十年的时间之海。可是在他们相遇的那瞬间,没有了年龄的存在,只有两颗心灵的碰撞和两个灵魂的默契。梁实秋已经是久负盛名的大作家,是独立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中国译界第一人,是主编《远东英汉大辞典》等数十种英汉辞典与教科书的大学者,韩菁清根本想不到自己有一天会成为他最后的爱。

相遇之后不到一周,梁实秋排山倒海般的情书就来了!有时一天一封,有时两封、三封、四封……两个月中写了二十多万字!对她的称呼,从“菁清女士”,到“菁清”,到“清清”,到“亲亲”,到“小娃”,热烈、真挚、深情、动人。正如他所说的,“诗人、情人、疯人,永远是三位一体的,没有情人不写诗的,也没有情人不疯狂的……”

能与梁实秋碰撞出爱的火花的女人也从来就不是只会洗衣、做饭、生孩子的寻常女人。韩菁清是地地道道的千金大小姐,出生于湖北巨贾之家,15岁就在上海荣膺“歌星皇后”,填词作曲,多才多艺。她是锦绣丛中的金枝玉叶,她要寻求的不是胼手胝足的“生活伴侣”,而是一个“精神伴侣”。梁实秋恰恰是一个典型的、标准意义上的文人,又文才出众,自然就有风流的口碑——并非名士风流,而是才子风流。除了岁数偏大,这个有才学、有名望、有爱、有激情的男人有哪里不好呢?经历过婚姻失败、饱受过情爱之苦的韩菁清辗转反侧无数次之后于想明白了,这个世界上,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和你白头到老。有的人,是拿来成长的;有的人,是拿来一起生活的;有的人,是拿来一辈子怀念的;而眼前出现的这个人,是拿来爱的。因此,她写下了这样的回信:“亲人,我不需要什么,我只要你在我的爱情中愉快而满足地生存许多许多年,我要你亲眼看到我的脸上慢慢地添了一条条的皱纹,我的牙一颗颗地慢慢地在摇,你仍然用如初见我时一样好奇的目光虎视眈眈。那才是爱的真谛,对吗?”——尽管早早就浸淫在复杂多变的娱乐圈、名利场,但是,这个女子从骨子里依然浪漫、深情,她爱上才子,爱上了才子的爱……

然而,1975年,梁实秋和韩菁清的恋爱事件在台湾闹得满城风雨、沸沸扬扬。曾被鲁迅骂得体无完肤、百口莫辩的梁实秋,可谓早已经品味到“天凉好个秋”。他对人、对事、对爱情的境界哪里是凡俗人可以体悟的?面对铺天盖地的喧嚣,他不过是淡淡一笑。他说:“我只是一个凡人——我有的是感情,除了感情以外我一无所有。我不想成佛!我不想成圣贤!我只想能永久和我的小娃相爱。人在爱中即是成仙成佛成圣贤!”经过这炼狱般的考验,相恋的两个人更加坚定了执子之手的信心与勇气。十几岁起就在娱乐圈闯荡的韩菁清面对这场轰轰烈烈的爱,越来越清楚地知道:历史是人家的,传奇是人家的,世间嘈杂的耳语,不过是他人自说自话。她这个遇到真爱的女人,此刻不过是听从自己内心的呼唤,把爱情进行到底!

抛开世俗的一切,1975年5月9日,梁实秋与韩菁清终于举行了婚礼。多才多艺的她有一手好厨艺,让人口齿噙香。婚后,梁实秋心宽体胖,八个月体重上升了五公斤;外界也注意到,原本搁笔已久的梁实秋又开始了创作。他每天上午专心读书、写作,一天写五千字。1979年6月,梁实秋写完了《英国文学史》和《英国文学选》,前者约一百万字,后者约一百二十万字,后来均获得了“文艺贡献奖”。为了让丈夫劳逸结合,她教会了74岁的他跳舞。月华如水,两人相拥着翩翩起舞。亚热带的春天,桐间花落,柳下风来,满山遍野都是杜鹃,那艳艳的红一路开到了窗下……

而她,亦是快乐的。莳花,煮饭,弹琴,唱歌,她做什么他都喜欢,她穿什么他都觉得漂亮。在他眼里,她腰肢婀娜,明眸善睐,纤长的手臂波浪一样柔婉地起伏。没有被男人如此深爱过的女人,无法体会那种花朵般柔美的绽放,丝绸般细腻的爱抚。他宽厚的笑容如掌,供她的灵魂在其上肆意旋舞,“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那种一半是爱侣一

半是女儿的感觉,真是妙不可言,让人甜蜜欢畅。

梁实秋在和韩菁清度过了13年饱满的婚姻之后,在84岁时驾鹤西去。弥留之际,他拼尽全身力气喊出的最后一句话是:“清清,我对不起你,怕是不能陪你了。”他爱这个女人,爱到了生命的最后!人生有如此之大爱,还有什么遗憾的呢?

【静思心语】

爱情不需要任何理由,真爱的力量是伟大的,每个人都想沐浴在爱的阳光下。人生在世,有谁不渴望这种大爱晚成、润物无声的幸福呢?爱会让人快乐,爱会给予你生命,爱会让你更加美丽和自信,世间因爱而美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