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在隐忍中崛起

淡定 作者:易贝连


当客观环境对我们不利的时候,一定要有隐忍的精神。为了更大的成功,必须经受暂时的隐忍,朝着自己锁定的目标,奋勇直前,永不放弃。刘邦和项羽在称雄争霸、建功立业的时候,其实也就是在“忍”上见出高下和决出雌雄的。这是一种“忍”功的较量。谁能够隐忍,谁就得天下,称雄于世;谁若刚愎自用,小肚鸡肠,谁就失去天下,一败涂地。

楚汉战争之前,高阳人郦食其拜见刘邦,献计献策,一进门看见刘邦坐在床边洗脚,便不高兴地说:“假如你要消灭无道暴君,就不应该坐着接见长者。”刘邦听了后,不但没有勃然大怒,反而是赶快起身,整装致歉,请郦食其坐上座,虚心求教。刘邦围困宛城时,被困在城里的陈恢溜出来见刘邦,告诉他,与其围城或攻城,不如对城内的官吏劝降封官,这样就可以化敌为友、放心西进,先入咸阳为王。刘邦采纳了他的意见,使宛城不攻自破。

与刘邦容忍的态度相反,项羽则刚愎自用、自以为是。一个有识之士建议项羽在关中建都以成霸业,项羽不听,那人出来发牢骚道:“人们说楚人‘沐猴而冠’,果然!”结果项羽知道了,大怒,立即将那人杀掉。楚军进攻咸阳时到了新安,只因投降的秦军有些议论,项羽就起杀心,一夜之间把20多万秦兵全部活埋,从此以残暴名闻天下。他怨恨田荣,因此不封他,而立齐相田都为王,致使田荣反叛。他甚至连身边最忠实的范增也怀疑不用,结果错过了鸿门宴杀刘邦的机会,最后气走范增,成了孤家寡人。

刘邦在沛县乡里做亭长时,好酒好色,但在部下樊哙“沛公要打天下还是要当富翁”的提醒下,立时醒悟,忍住了贪图享乐的念头,下令封了仓库和宫殿,带着将士仍旧回到灞上的军营里,并约法三章,对百姓秋毫无犯,这就使他赢得了民心,得到了民众的支持。而项羽一进咸阳,就杀了秦王子婴,烧了阿房宫,收取了秦宫的金银财宝,掠取宫娥美女,并带回关东。相比之下,又怎能不失人心呢?

楚汉战争中,刘邦的实力远不如项羽,当项羽听说刘邦已先入关后怒火冲天,决心要将刘邦消灭。当时项羽40万兵马驻扎在鸿门,刘邦10万兵马驻扎在灞上,双方只相隔40里,兵力悬殊,刘邦危在旦夕。刘邦先是请张良陪同去见项羽的叔叔项伯,再三表白自己没有反对项羽的意思,并与之结成儿女亲家,请项伯在项羽面前说句好话。然后,第二天一清早,又带着张良、樊哙和一百多个随从,拿着礼物到鸿门去拜见项羽,低声下气地赔礼道歉,化解了项羽的怒气,缓和了与项羽的关系。表面上看,刘邦忍气吞声,项羽挣足了面子,实际上刘邦以小忍换来自己和军队的安全,赢得了发展和壮大力量的时间。甚至当自己胸部受了重伤时,刘邦也能忍着伤痛在楚军阵前故意弓着腰,摸摸脚,骂道:“贼人射中了我的脚趾”,以麻痹敌人,回到自己大营后又忍着伤痛巡视军营,来稳定军心。

刘邦对不利条件的隐忍,对暂时失败的坚忍,反映了他的谋略,也体现了他巨大的心理承受力,这是成就大业者必备的一种心理素质。古今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我们需要坚韧,但是坚韧与坚硬是有所不同的,坚韧如同荒野中觅食的狼、春风中的野草,坚硬则像花岗岩。唯有坚韧,才能在隐忍中崛起,在困境中奋发。

【静思心语】

要成就大业,就得分清轻重缓急,该舍的就得忍痛割爱,该忍的就得从长计议。生命需要为辉煌而拼搏,更需要一种隐忍的智慧。“识时务者为俊杰”,并不是所有的奋起都能成功。必要的隐忍可以让我们更容易走出困境,从而实现理想,成就大事,创建大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