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从终点看当下(3)

人生就是上楼梯 作者:王兴权


  

“是的。这就是让人回归自我,回到内心,因为很多人很少与自己交流,很少考虑内心的感受,所以,很多烦恼也就来了,很多事情也就急躁了。如果你每天都可以静思十五分钟,回忆今天的得失,安排明天的计划,那么你的每一天都将是充实的。”

陶然此时已经开始打坐静思了,他在快速地幻想着,如果现在能预见自己的死亡,那自己将有什么遗愿呢?首先要把自己有生之年的心得整理成一本书,其次是把攒下的钱交给父母,把自己最喜欢的葫芦丝留着,和最好的几个朋友道别,别的就没有啥了。如果还有遗憾的话,那就是还没有女朋友,没有下一代,没有多赚一点钱,没有多做几件有意义的事情。

“每一天都是最后一天!”陶然被老者突然的提醒所惊醒,在心里他也在想,是啊,如果自己珍惜每一天,那么将会有多大的成绩呢。

老者接着说:“在生物界,死亡是常态,活着是意外。早上出去寻觅食物的动物,很难保证晚上还能回来,同样地,人类虽然不至于那么残酷,但从你出家门那一刻开始,地震等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等人为因素也时刻威胁着人的生命。俗语说的好啊,‘今天脱下鞋和袜,不知明天穿不穿’,我辈应该更加珍惜人生中的每一天,或许那就是你的最后一天。陶然你觉得呢?”

“是的,以前有空时从来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每天在做什么都不知道,看似每天在忙碌,其实每天效率都很低,一天下来没有几件事情值得回忆。”陶然十分赞同。

“你参加过葬礼吗?”老者突然问陶然。

“说实话,我还真没有参加过亲友的葬礼,只是在影视上看到过相应的场面而已,您问这个做什么?”26岁的陶然确实一次也没有参加过葬礼,小时候同村的人死去了,父母都不让他去,等到上学了,又一直在外,亲友若有亡故的也只是父母前去。

“那我这里和你交流一个台湾的故事。”老者说道。

“玮泽9岁那年,突然发现自己手脚愈来愈没有力气,身体莫名疼痛,在台北各大教学医院求诊、转诊,始终找不出病因。整整花了一年,最后才被诊断为原发性神经外胚层肿瘤。从此,玮泽开始过着与恶性肿瘤为伍的生活。一年年过去,玮泽待在医院的时间愈来愈长,年纪虽小,却知道自己生了什么病。”

“小孩子真不幸,还没有体验这个世界更多的美好就要离去了。”陶然感慨道。

老者点头赞同,接着说道:

“直到13岁那年,玮泽有一个星期几乎没吃东西,只喝水,不做积极治疗。原本就很安静不多话的玮泽有一天突然说:‘妈妈,我要放下,一切随缘。’那时妈妈并不清楚玮泽想表达什么,直到三天后才恍悟。那天是个风和日丽的春天的早晨,玮泽躺在妈妈怀里,轻声说着,‘妈妈,我要去睡冰床了’,然后阖眼离去。”

“但愿玮泽在天堂一切安好,不要再受疾病困扰。”陶然略有伤感地说。

“玮泽妈妈相信,玮泽去了天堂,身体脱离病痛后,会过得更开心、自由。抱着再帮玮泽办一次同学会的心情,她将玮泽的同学折好的纸鹤挂在灵堂两侧,准备了许多零食、饮料,并邀来了玮泽的众多同学。刚开始小朋友们来上香时,童稚脸庞充满害怕、不知所措,也不敢靠灵堂供桌太近。这时,玮泽妈妈突然提议,‘我们来问问玮泽在天上都做些什么吧。’很快地,这个劲爆提议将弥漫灵堂内的浓浓哀伤,一扫而空。”

“不错的提议,虽然有失严肃,但对小孩子的告别来讲却不失为一种良策。”陶然评说道。

“这个也要看具体的情况,玮泽妈妈的做法还是可以的。”老者继续讲道:

“在灵堂上有个男生先跑出来,站在玮泽相片前念念有词,手握两个硬币就往地上丢。他问玮泽天上有没有电视可以看。同学们陆续冒出一连串的好奇:在天堂要上学吗?也要写功课吗?那里有没有电动玩具可以打?有其他玩伴吗?会不会无聊?结局是,为了抢位置发问问题,男女生在玮泽灵前挤成一团,又笑又闹。欢笑声赶走了葬礼特有的冰冷气味,孩子们玩兴大发,竟然不想回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