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全球亿万穷忙族,有生存没生活

人生要学会留白 作者:周若渠


“穷忙族”来自英文单词“working poor”,是指那些薪水不多,整日奔波劳碌,却始终无法摆脱贫穷的人。千里寻梦,为谁辛苦为谁忙?万家灯火,哪一盏属于我?

“我在北京打拼多年,到了谈婚的年龄,仍住在每月1500元租金的出租屋里。”在某传媒公司做记者的张先生这样讲述自己的生活。“每月的收入一半交给房东及水电煤、交通,一半用来应酬和交际,根本无法积蓄,就连想做‘房奴’和‘车奴’都没资格。”

为业绩奔忙,为“饭碗”担心,为升迁忧虑,为车子、房子、子女的教育费劳作…… “穷忙族”的生活确实很难,甚至有人称自己“比‘劳模’更忙,比‘月光族’更穷!”

有很多时候,穷忙族对自己生活的悲观确实有他们的一些道理。“越忙越穷,越穷则越要忙”,因为穷和忙,似乎与富者的差距越拉越大:富人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有多余时间吸收新知识,懂得多渠道投资、累积财富,闲暇时还能考证照,念EMBA,加强专业能力,升迁更迅速;而“穷忙族”还停留在劳动时代,忙于处理事务性工作,对公司产值贡献不大,薪资水准无法和付出成正比,他们为了养家糊口,甚至要兼好几份工作,没有时间投资自己,到最后形成恶性循环。恰如《你为什么是穷人》中曾提到的:“生活对富人来说才是生活,对穷人来说只是生存。”

阿杰毕业于某本科院校,现就职于一家投资公司,月入过万,女朋友每月工资也有三四千元,两个人加起来收入本也不算低,然而他们的日子过得并不潇洒:

白手起家的他们凭这几年的储蓄,终于具备了做房奴的“资格”,但每个月要负担4500元的房贷;工作地点离家远且打车不方便,他们贷款买了一部车,一年内还清,每个月要还5000多元;为了以后的工作,他们准备接下来报读MBA,两年下来至少得准备十万……更重要的是,双方的父母都来自偏远的小县城,如今有的留在家里,有的还辛辛苦苦在外打工,都没有退休金,也没有医疗保险,赡养父母的压力自然落在他们的身上。虽然父母现在身体尚算健康,也体谅儿女的压力,没有向他们提出要求,但作为儿女,出来工作了怎么也得要开始承担责任吧?他们每年不定期会给各自父母寄钱,平时也买一些东西寄回家。这样下来,他们的日子过得紧巴巴:不太敢去旅游,因为开销太大;看着商店里的贵价货很喜欢却不敢买;由于手头没钱,婚期也一推再推……

想到未来,阿杰更感到无奈而沉重:“父母老了以后,很可能至少有一方要和我们一起住,现在房子太小了。未来几年我们想生小孩,到时上有老下有小,一想起就头痛……”

人成了物质的奴隶,物质成了左右人的东西。人因为需求这些物质(当然也包括钱财)而用自己的财产作为交换,但自己的财力又不及或者说远不及买到该物,那么,为了交够所需钱财,就必须努力工作,挣钱还债,不能懈怠,并且剥夺了很多享受的自由。身处尘世,被功利、得失鞭赶着前行,奔波劳累之余便想拥有这样一个时刻——长长地松口气,静静地独处一会儿,给生命留一段空白。

很多的时候,盘旋在我们脑海里的是工资、物价、职称、房子、孩子等,疲于奔命,忙于应付,工于算计。终于,在生猛海鲜、声光色味的享受之后,蓦然发现,我们遗失了生命中太多的乐趣。这时候,我们需要的是在奔波劳碌之余,为自己的生命留下一段空白,静静地享受生命和生活。

其实,有痛苦才能体会什么才是幸福,有悲伤才能知道什么是喜悦,有抱怨才能体会什么是生活。生活就是如此的多姿多彩,也许痛苦是99%,幸福只有1%。但是只有那不和谐的比例才能让人懂得什么值得珍惜。其实,为生活而奋斗与享受生活并不矛盾。

路是靠自己走出来的。我们更要坚强、勇敢地去面对困难,有所选择地改变自己适应社会。隐忍是为了最终的蝶变。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中打拼,从他们身上能够看到的不仅有无奈和彷徨,更多的是一种积蓄力量、厚积薄发的忍耐。

李红杰和王晓燕分别来自温州和宁波,毕业后两人都决定留在北京发展。为了方便上班,她们在毕业之前就租好了房子。她们曾开玩笑地说:“选这个房子比选老公还难,令人煞费苦心。”

在她们的房间里,墙的一边是一张床,墙的另一边也有一张床,房内除了两个破旧的柜子外,再无任何家具。这样一间房子每月的房租是3500元,分摊在每个人身上就1700元左右,对她们来说已是满意的选择。

李红杰一直在一家外贸公司工作,每月2000元的工资,没有任何其他的奖金,刨除每天的生活开支,一个月根本存不下多少钱。为此,她希望自己能多学点东西,能够寻找到更好的工作机遇。王晓燕则在商贸城做跟单工作,每天忙忙碌碌,工资也没有太多的增长,而还未毕业的她至今已经换过两份工作。同学中每月2300元的工资已经算是“高薪阶层”,因此平时她们都是精打细算过日子。

工作地与居住地相对较近的是李红杰,但步行也需要半个多小时;王晓燕则需要每天挤公交车去上班,平时除了必要的开销,都是尽量不花钱。虽然城中村的生活条件相对艰苦,但是消费相对低廉,对刚步入社会,开始独立生活而收入偏低的人来讲,已经算是比较合适的选择。

生疏的城市,简陋的生活条件,超低的收入……所有一切让人们看不透也猜不透,到底是什么力量诞生了这些弱势的群体。是教育的失败,还是随遇而安的无奈?无论是饱受磨练还是初出茅庐的人,都坚定地否定了这些原因。在他们看来,这个城市有奋斗的前途,一百个人中可能大半会半途离去,但只要是留下的一定是精英。真诚希望他们在朝气蓬勃的时候,通过努力奋斗找到成功之路,完成最终的蜕变。

在奋斗的路上,我们可以忙碌,但不能盲目;可以忙碌,但不能茫然。忙要忙到点子上,忙就要忙得有价值,累也要累得有意义。做人做事必须有明确的方向,方向是我们披荆斩棘辛苦忙碌的终极意义。方向决定我们的走向,方向决定我们的出路,方向决定我们的未来。哪怕走得慢却能一步一步靠近成功;可倘若走错了方向,不仅白忙一场,更可能离成功越来越远。在“百忙”之中抽出点时间,看看前进的方向。只要我们规划好自己的人生,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对自己前面的路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坚持下去就一定能走向成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