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节:彼岸的梦想

战斗在美利坚 作者:君君


第一章

漫漫申请路

在申请出国之前,你可能有过无数的夜晚辗转反侧:你过得了那些折磨人的考试吗?你写得出一两页地道的自我陈述吗?太多未知的问题摆在面前,谋杀你日益衰退的脑细胞。讲究实际的同学可能会拿出一张纸,一面写着好处,一面写着风险,努力用自己还算灵光的小脑袋分析;心里没数的同学可能省去麻烦,直接拜拜上帝,问问神……总而言之,人迷惘时为了做出正确选择而采取的方式是花样百出的。

彼岸的梦想

该不该来美国读书?很多同学朋友甚至父母熟人的小孩都问过我这个问题,其实这个问题扪心问一下你们自己更合适。

美国的大学教育在全世界范围来说,应该是首屈一指的。

第一,美国有钱,虽然美国正在经历经济危机,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们的大学仍设备齐全、藏书众多,大部分学校的校园环境都非常优美,会让你有一种在公园的错觉。每所大学都有图书馆,每个学院大厅里面也基本都有免费的机房,在校学生凭学生证件就可以使用。有的学校,如果占地很大,就会有免费的公交车,不用出示任何证件,就可以乘坐它满校园打转。更有甚者,我去过的一所名校女厕所里免费提供卫生巾。这些硬件环境,短期来讲,国内的学校还是有些差距的。

第二,美国学校里面卧虎藏龙,锻炼机会也很多。可能给你上课的一个不起眼的老头就是啥《科学》《自然》杂志的投稿人,或者IEEE的重量级会员,当然运气更好的可能还会碰上几个诺贝尔奖得主。其实大部分美国学术界的牛人都非常低调,看起来没有"杀气",没有那种前有人开路、后有人打伞的领导作报告的架势。大部分时候,他们都是亲力亲为,打扫自己办公室的卫生、整理课件等,抽烟也一样得站在楼外面(美国大部分地方规定不能在建筑物里面抽烟)。而锻炼机会多,是因为美国的大公司很多,他们很注重在大学心目中的形象,每年三四月份都会跑来学校招实习生,条件一般都很优厚。这样,那些在国内使大学生挤破头的大公司,例如微软、思科、搜索、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四大会计事务所、Nasdaq(纳斯达克)、JPmorgon(摩根大通公司)(注意了,不是分部,而是总部)就在咫尺之间了(当年我去微软面试,见的最后一个面试官是MicrosoftOffice的总监,整个Office软件就是在他的领导下运行的)。

第三,你会有国内很多同龄人都没有的生活体验。暑假的时候,你可以和同学一起去加州迪士尼乐园、环球影城,去赌场拉斯维加斯,去纽约看9·11遗址、自由女神像、尼亚加拉大瀑布,看10美元一场的NBA比赛(不是场边席),哈佛、斯坦福、普林斯顿任你游(国外大学没有大门或者门卫这个概念,都是开放式的)。你也可以到任何一个大的商店买20美元一条的Levis(李维斯)牛仔裤,抢到打折只要10美元一个的Jansport(杰斯伯)书包,或者5美元一双的Adidas(阿迪达斯)拖鞋,2美元一条的Godiva(歌帝梵)巧克力。如果你有奖学金,那么恭喜你了,大概半年以后,你就可以攒够钱,买辆二手小车。如果你有几个关系比较好的老美男性朋友,估计你就可以有机会自己试试真枪了。因为很多老美家里的车库都造得和弹药库一样,里面武器装备齐全,从步枪到各种口径的手枪应有尽有,就差手榴弹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