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文学是人的价值核心(2)

无限江山:孔庆东谈文化 作者:孔庆东


宋以后的诗就不行了,是“仿”出来的,模仿出来的,没有创造性。到了我们这一代,就更不行了。为什么?由于我们热爱生活的程度没法跟古人比,唐人活得生机勃勃,像李白、杜甫这样的人,都非常热爱生活。汉奸们也不是天生就是坏人,小时候也应该都挺可爱的,就因为没有人文素养,没有生活情趣,越活越狭窄,所以其中的一小部分就当了汉奸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有个人爱好,没有爱好,就没有艺术美。

博览群书

其次是要博览群书,现在多数人做不到。在我看来,读书就像吃饭,吃饭是吃了动植物的生命,变成我们的生命。读书是更高级的吃饭,吃的是别人的精神。哪怕是你不赞同的书,也要认真去读。汉奸们没有生活情趣不要紧,连书也不好好读,起码就不好好读我孔和尚的书。

黑格尔的精神很深邃,咱们读他的书,读完了,就吸收了他的那些精神。我前些年研究武侠小说,人家问我最喜欢什么武功,我本能地说“北溟神功”。因为如果会了北溟神功,当我的身体跟别人的身体一碰,他的功夫就到了我的身上,他的内力就变成我的内力,但对方的内力仍在。我不损害你,但把你的东西学到了,这就是博览群书。毛泽东博览群书,他是伟大的学者。林彪也会读书,不是自己读,而是让秘书把每本书的概要总结出来,只读这些概要。

博览群书,对于人文精神极其重要。古人讲,君子无书不读。古代的书少,今天的书多,我们要区分,多读经典书籍。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学习陶渊明“好读书而不求甚解”的精神,因为太“求甚解”容易钻牛角尖,而且那“甚解”未必是对的。当我们读完了一些经典著作,再去读一些专业著作时,会理解得特别快、特别透彻。读书的关键是打通,书与书之间要通,书与人生之间要通,这就是博览群书的道理。孔和尚自认为并不是天下读书最多的人,但是你看看我的博客,光是我透露出来的那些,你就知道,要达到我这么个并不算高的水平,就需要每天读几十万字的东西,而且还必须是上等精品。

悲天悯人

培养人文精神的第三点,是悲天悯人。中国人不太在意物质宇宙的终极问题,而更在意人。人活着免不了竞争,特别在这个提倡竞争的时代,可中国文化告诉我们,争到一定程度又要不争,真正会争的人不争。那些整天在网上揪着名人裤腿咒骂、企图借此出名的人,其实浪费了自己的大好年华。骂上三年,人家名人还是名人,你虚度了青春,出卖了人格,顶多就是人家棒底的一丝游魂。

中国文化包含了一种对生命的尊重。中国人认为,“人来到世间不容易,不一定有来世,我先把这世过好”。基于现实生活的艰辛,国人特别同情弱势群体,儒家思想中就有民本思想。儒家思想同情的弱势群体,不是固定的哪个阶级,而是谁当了弱势群体就同情谁。比如今天各位是有钱人,是企业家,对不起,我不同情你;明天你被打成右派,或者破产了,进监狱了,成了弱势群体,我就同情你;过两年你时来运转,又当官了,我就去同情新的弱势群体。同情弱势群体,符合天道,天道就是阴阳不断转化。

汉奸们之所以令人鄙视,内在的原因是人格卑鄙,趋炎附势。你如果有本事,如果是真的英雄好汉,你“文革”那时候怎么不勇敢地站出来当汉奸?现在美国大兵压境,这些人勇敢地挺身而出了,其实就是想国家沦亡之后掠夺各位的财产,这算什么英雄?所以中国的企业家们,你们最大的敌人就是汉奸。各位想想,没有共产党,你们能发财么?中国四分五裂了,你们有什么好处?我孔和尚死了就死了,我痛痛快快活了一世,早都满足了,想呼喊的话、想骂的人,都自由自在地喊了、骂了。中国各地的美味佳肴,俺也吃过几千种了,而你们各位,小心汉奸卖国贼惦记你们那么多的钱财啊。

总之,我们要培养人文精神,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不要把文学简单地理解为风花雪月,文学是人的价值核心,是无用之大用。文学也不是作家的专利品,它是我们每个人修身养性的花园。当然,每个人进了花园,看到的和得到的不一样。苏东坡有一首诗:“西湖天下景,游者无愚贤;深浅随所得,谁能识其全?”只要达到了人生某种境界,也就不必求全了。

摘自“中国企业家论坛”讲座

原载《北大商业论坛》2010年第4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