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新印度,老印度-现代化的多面性(1)

不顾诸神 作者:(英)爱德华·卢斯


第八章 || 新印度,老印度

新印度,老印度-现代化的多面性

无论活跃于东方还是西方,从来没有一种思维,不曾在印度人的思维中出现过。

-汤普森(E.P.Thompson)

詹姆斯·保罗的脖子上挂着一个标号为“4844”的工号牌,在他的同行眼里,这位29岁的年轻人已经成功跻身于仅有的几千名幸运者之列,成为印度信息系统技术公司的一名员工,该公司是印度软件业巨擘。詹姆斯是在1998年被聘用的,当时,由于计算机“千年虫”问题的出现,印度信息系统技术公司赢得了大量合同,为西方国家扫描计算机系统。它的员工曾担心,这种欣欣向荣的景象不过是昙花一现,此后便会遭遇低潮。恰恰相反,尽管2001年美国的网络经济泡沫破裂,但印度的软件业几乎未受任何影响,信息系统技术公司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与詹姆斯刚加入时相比,到2006年,该公司的规模拓展了10余倍,拥有5万余名员工。在公司总部班加罗尔,詹姆斯已经成为一名部门经理,管理着1 500名员工,至少有一半的时间往返于班加罗尔和休斯敦、巴黎、盐湖城等国际大都市之间,接洽客户,而其薪水也已经涨了10余倍,年薪超过5万美元,较之于印度较低的生活消费水平,这已经是一笔令人艳羡的丰厚收入。然而,在信息系统技术公司中,比詹姆斯幸运的大有人在。公司成立初期,曾有一项面向员工的自主参股计划(该计划在詹姆斯加入前不久已经取消),因此,工号牌标号在“1000”以内的员工都已经成为百万富翁(美元)。一个1995年以前尚还默默无闻的企业,白手起家创造出如此巨额的财富,的确令人叹为观止。然而,在印度的IT行业,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威普罗(Wipro)公司创始人阿齐姆·普伦姆吉(Azim Premji)便是其中之一,他已跻身世界巨富行列。南丹·尼勒卡尼(Nandan Nilekani)是信息系统技术公司的联合创办人和首席执行官,其财富可以与普伦姆吉比肩,他说:“我们的人力资源部门异常忙碌,因为每年我们都能收到上百万份简历。”

然而,印度IT业传奇史的另一面,在某种程度上,比其财富更引人注目,即该行业汇聚了众多精英。20世纪90年代,印度的大型企业中,白领阶层绝大多数来自城市高种姓阶级。而现在,这个阶层的背景已经更为多样化。与较为传统稳定的行业相比,尽管在IT业及其他新兴行业中,高种姓阶级仍然占多数,但越来越多的低种姓阶级已经跻身其中。印度正以其与众不同的方式走向现代化。虽然,这种不计背景、唯才是举的做法还未被广泛运用,但人们口头上已普遍承认,而且在许多企业,现实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改变。印度的前30强企业中大多与IT业相关,而几年前,这些企业还默默无闻。“我们无法遵循传统的’仅招男性‘的习俗,”尼勒卡尼告诉我,“我们必须在竞争激烈的全球市场中求得生存,我们择人的唯一标准是选择最优秀的人才。”

位于班加罗尔的印度信息系统技术公司企业园区,和硅谷任何一个园区一样富有艺术感,绿化规划井井有条。其员工中有许多是女性。企业园区内有为员工家庭提供的日托中心、超市、健身房、洗衣店和娱乐休闲中心等,一应俱全。园区占地40英亩,每座大楼前都备有自行车,供员工往返于园区内不同地方。在每座楼的出口处还备有五颜六色的雨伞。整个园区看起来更像是富裕的有闲阶级的周末度假胜地,而不是蒸蒸日上的国际企业。“在周末,这里就像个假日营地,”詹姆斯·保罗说,“而且我们还有’带孩子上班日‘,甚至是’带父母上班日‘。但是我们工作非常努力。或许正是因为这种氛围,我们工作才这么卖力。”

为了进入信息系统技术公司,詹姆斯学习异常刻苦。我曾花了一天的时间参观詹姆斯的工作地点。那是一个典型的软件企业开放式办公室,他的办公地点是一个独立隔间,办公桌上放着一个标牌,上面写着:“詹姆斯专用车位,错停者车将被拖走”。詹姆斯负责软件测试部门,他们为客户的软件系统进行压力测试。信息系统技术公司的客户大多是国际电信业的巨头,在为客户进行内部软件系统开发和完善的过程中,必须全面了解它们的业务情况。于是,信息系统技术公司不可避免地将触角伸向咨询业。与相对机械地维护和修补基础软件的工作比较,咨询业可谓获利丰厚。结果,不仅西方的软件企业感到了竞争的巨大压力,大型咨询公司,如普华永道会计事务所和埃森哲咨询公司(Accenture)等,都感到了印度企业的威胁。“为了做好软件业,你必须了解软件以外的许多东西。”詹姆斯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