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金庸小说中的侠义(12)

那些城 那些事 作者:方方


世界上有些事就是荒谬的。

我在哈尔滨有个朋友活到二十多岁好好的,家里的墙上贴满了“先进生产者”的奖状。突然就有一天,有人告诉他,他是日本人,是日本遗孤。当时他死的心都有了,因为从小受的教育使得他最恨日本鬼子。

人生有时候就会遇到这种事,尽管不太多,但是万一落到谁的头上,那个人就会理解人生的荒谬了。人生在世,什么事情都能发生,我们如果看过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就知道人活着这件事本身就是荒谬的。因为在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之前,没人跟我们商量过。谁征求过你的同意,把你弄到这世界上来了?没有。谁也没有跟你商量过。直到有一天你有了自我意识,知道自己是个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的时候,这事实已经不可更改。你不乐意当人,你想回去,但你已经来了,这就是存在的第一荒谬,叫做“存在先于本质”。

所以,从知道自己是人这一天开始,我们就是痛苦的,就没有办法,就得按照别人给自己规定好的道路去下走。第一,你不能改变自己是人的事实了。你说你想当小猫,不行。第二,你不能改变自己的出身。你说当人也行,但是我想当个音乐家的儿子,行不行?不行。你爸就是一个卖豆腐的,这不能改变。你只能按照别人给你规定的道路生活,人活着有很多很多的无奈。

《天龙八部》写的就是这种人。萧峰是无奈的,虽然被证明是契丹人,但他说大宋养活了他,他此生不杀一个汉人。结果聚贤庄一战,杀得血肉横飞,他杀了多少汉人?没有办法,他不杀人,人家杀他。实在解决不了这个民族矛盾,最后他以性命相殉,用自己气壮山河的死,吹响了一曲民族和平的最强音。

萧峰,没有人能够打死他,没有人能够杀得了他,他为什么要死?为什么要自己用剑把自己刺死?为了让大辽和大宋永葆和平。

所以,我说《天龙八部》才是真正的《战争与和平》。当然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也很伟大,但是我不认为《战争与和平》的立意、水准就比《天龙八部》高,不信你就反复把两部书对着读,你看看哪部书感动你?哪部书更深刻?

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伟大,只不过因为那时候还没有金庸而已。不用多举例子了,比如,段誉也是这样的一个拥有荒谬命运的人。“有情皆孽”这四个字在段誉身上体现得最清楚了。段誉爱谁都爱不成,他不是韦小宝,他是真的喜欢人家女孩,他的爱都是有合理性的,可偏偏就实现不了。

这个事儿也是够让人发疯的。段誉爱上谁,谁就是他妹妹,爱上谁,谁就是他妹妹,段誉爱上的所有女孩,全是他妹妹。这把爱情的荒谬性揭示得淋漓尽致,太残酷了。不过,最后金庸还是慈悲心肠,把这些结都给他解了。小说的最后证明,他爱的这些女孩,所有的都不是他的妹妹。不然这个结尾也太痛苦了。

第三个主人公虚竹的命运也是荒谬的。虚竹从小在少林寺长大,不知道父母是谁,受的是纯粹的和尚教育。他的伟大理想就是当一个好和尚。

既然要当一个好和尚,那么就有很多戒律,不能犯。很重要的一个就是“八戒”——一戒杀生,二戒偷盗,三戒淫,四戒妄语,五戒饮酒,六戒着香华,七戒坐卧高广大床,八戒非时食。结果虚竹所有的戒都破了,酒也喝了,肉也吃了,还近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女色。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