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沃伦·哈定假象(5)

眨眼之间:不假思索的决断力 作者:(美)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


一般来说,心理学家在组织人们参加内隐联想测试时,并不会像我一样使用纸和铅笔,而是通常使用电脑完成。测试进行时,每个词语会从电脑屏幕上依次闪过,当词语属于左手边的组别时,你就输入字母e;若词语属于右手边组别,则输入字母i。用电脑完成内隐联想测试的好处在于,实验人员可以毫秒为单位,测量参与者的反应时间,并以此为参与者打出分数。拿上文中“职业/家庭”测试的第二部分来举例子吧,如果你花在“男性/家庭”一栏的时间稍短于“女性/职业”一栏,那么这说明,你对男性和职业并没有形成过于紧密的联系。而如果你花在“女性/职业”一栏的时间相对要长许多,那么这就表明,在谈到工作问题时,你会不由自主地将工作与男性紧密联系在一起。

近几年来,内隐联想测试已经成为一项炙手可热的实验工具,原因之一在于,它的测量很细致,得出的结果让人一目了然。如果读者们在做“职业/家庭”测试的第二部分时,感觉到自己的做题速度有所减慢,那么你们就不难发现,内隐联想测试的测试结果着实会给人当头一棒。格林沃尔德告诉我们:“如果对词语和组别的联系紧密,人们的做题用时会在400~600毫秒之间;反之,用时则可能要多两三百毫秒。就实验结果来说,这算是很明显的差距了。我的一位认知心理学家同事形容说,这个实验用日晷来测量都没问题。”

如果你对计算机版本的内隐联想测试有兴趣,你可以登录www.implicit.harvard.edu去看看。这个网址上有几个不同的测试,其中包括内隐联想测试中最具名气的种族测试。这个测试我已经做过好几次了,而每次的测试结果都令我有些不寒而栗。测试开始时,参与者需要回答自己对黑人和白人的看法。我的答案是,两个人种是平等的,我相信绝大多数读者也会如此回答。随后,测试便开始了,参与者需尽量快速回答题目。最先出现的是一道热身题,屏幕上闪过一组人脸的照片,看到黑人的面部时,参与者需输入字母e,以将照片归类到左手边的组别;看到白人的面部时则输入字母i,将其归入右手边的组别。这就是个瞬间决断、瞬间决断、瞬间决断的过程,我根本无须思考。接着,第一部分出现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