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沃伦·哈定假象(8)

眨眼之间:不假思索的决断力 作者:(美)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


那么这意味着什么呢?难道说,我是个种族歧视者,是个厌恶自己出身的黑人吗?事实并非如此。这个测试说明,我们对种族和性别等因素的态度,表现在两个层面上。首先是我们在意识层面上的态度。这是我们所选择的信仰,是我们约定俗成的价值观,也是我们刻意用来指导自己言行的工具。无论是南非的种族隔离政策,或是美国南方地区限制黑人选举权的法律,都是意识层面上的歧视的表现。我们在谈及种族偏见或公民权斗争时,所说的也通常属于这种歧视。但内隐联想测试所评估的并非是这种歧视,而是属于另一个层面上的,即我们所持的潜意识种族态度。换句话说,就是在我们还无暇思考之前,自动涌入脑中的种种联系。我们不能有意地选择自己的潜意识态度,并且,就如我在第一章里写到的,我们甚至连它的存在都无从察觉。我们那巨型的潜意识计算机安静地运行着,我们所经历的事情、遇见的人物、学习的课程、阅读的书籍、看过的电影等等,都被这台计算机作为数据加以处理,并形成我们的种种观点想法。我们在内隐联想测试中所流露的,也就是这些观点和想法。

这个测试向我们揭示了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我们的潜意识观点好像与意识层面上的观点全然不符。迄今为止,参加过种族内隐联想测试的美国黑人共有5万名,而实验结果表明,在这些黑人之中,有约一半的人像我一样偏向于白人。这也难怪,我们毕竟住在北美,身边每天都充斥着各种将白人与积极因素连在一起的文化信息。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内隐联想测试研究组织者之一的马扎林·贝纳基说:“我们将正面因素与优势群体联系在一起,而这并非我们的选择,而是我们必须接受的。放眼看去,优势群体总是与正面的事物并肩而行。翻开报纸,打开电视,这种信息无处不在,我们无从逃脱。”

内隐联想测试不仅是对态度看法的抽象评估,还是位灵验的预言家,对我们在特定条件下自发作出的行为举止了如指掌。举例来说,如果你对白人表现出强烈的偏向,那么有证据表明,这种偏见会对你在黑人面前的行为举止产生影响。你有意而为的措辞、感觉或行为并不会受到影响。十有八九,你可能连自己在黑人和白人面前的行为有何不同都无法察觉。但是在与黑人交流时,你很可能会将身体前倾得少一些,稍稍将头转向别处,双手交叉置于胸前,或是言谈表情变得淡漠一些,眼神交流不那么频繁,与对方拉大一些距离,显得不苟言笑,在措辞上犹犹豫豫,说话有些结巴,听笑话时笑得也没有那么爽朗了。这些因素很重要吗?当然了!假设场景是一次工作面试,再假设面试者是位黑人男性,他会嗅到你的迟疑和距离感,也很可能会因此丧失一些对自己的把握和信心,从而显得不那么健谈友善了。而你会作何感想呢?你估计会产生一种直觉,认为这位面试者有能力上的欠缺,或者在为人处世上有些淡漠,抑或并不渴望这份工作。换句话说,这些在潜意识层面形成的第一印象,能让整个面试都偏离正轨、误入歧途。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