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3)

刘少奇冤案始末 作者:黄峥


在这个《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即《五·一六通知》)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毛泽东亲笔加写的两段话:

“高举无产阶级文化革命的大旗,彻底揭露那批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所谓‘学术权威’的资产阶级反动立场,彻底批判学术界、教育界、新闻界、文艺界、出版界的资产阶级反动思想,夺取在这些文化领域中的领导权。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同时批判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文化领域的各界里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清洗这些人,有些则要调动他们的职务。尤其不能信用这些人去做领导文化革命的工作,而过去和现在确有很多人是在做这种工作,这是异常危险的。”

“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各种文化界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是一批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就会要夺取政权,由无产阶级专政变为资产阶级专政。这些人物,有些已被我们识破了,有些则还没有被识破,有些正在受到我们信用,被培养为我们的接班人,例如赫鲁晓夫那样的人物,他们现正睡在我们的身旁,各级党委必须充分注意这一点。”

中央政治局会议的最后一天,即5月26日,刘少奇在大会上发言。他主要讲了对毛泽东一系列指示的理解,并且用很大的篇幅作自我批评,历数了自己从第一次大革命时期一直到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的错误。在谈到“文化大革命”时他说:“在我们这次讨论发言中,对文化革命问题讲得比较少。对这个问题,我们过去也是糊涂的,很不理解,很不认真,很不得力,包括我在内。我最近这个时期对于文化革命的材料看的很少。生了一次病,出了一次国,很多材料没有看,接不上头。”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举行的同时,会外的斗争也是十分激烈。报刊上接连发表气势汹汹的批判文章,有的文章是在毛泽东支持下发表的。《五·一六通知》的内容和处分彭、罗、陆、杨的情况正通过小道消息在社会上流传。人们明显地感到一场政治风暴在日益逼近。

这里有一个问题:毛泽东在《五·一六通知》中所说的“例如赫鲁晓夫那样的人物,他们现正睡在我们的身旁”,是否就是指刘少奇?笔者认为不是。

《五·一六通知》一开始是为批判《二月提纲》而起草的。在毛泽东最初修改的稿子上,还没有点彭真的名,所以在他加写的几段话中,都是用“他们”“提纲的作者们”等代名词来暗指彭真。笔者认为,“赫鲁晓夫那样的人物”也属于这种情况,也是暗指彭真等人的代名词之一,在用语上则是沿用了1964年7月毛泽东关于培养接班人指示(即在《九评》中加写的一段话)中的提法。毛泽东在这一指示中说:“要特别警惕像赫鲁晓夫那样的个人野心家和阴谋家,防止这样的坏人篡夺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显然,这一指示根本不可能是针对刘少奇的,因为这段时间毛泽东对刘少奇并不怀疑。最明显的证据是:1963年9月,毛泽东在审阅《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编辑部文章《关于斯大林问题》时,把“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改为“早在二十年代末期和整个三十年代,随后又在四十年代的初期和中期,以毛泽东同志和刘少奇同志为代表的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者”。

毛泽东本人从来没有说过“赫鲁晓夫那样的人物”是指刘少奇。何况,《五·一六通知》从正式通过到最初的传达贯彻,都是毛泽东委托刘少奇主持进行的。如果“赫鲁晓夫那样的人物”是指刘少奇,毛泽东便不可能这样做。在当时,无论是中央领导核心成员,还是参加起草《五·一六通知》并在这期间同毛泽东最接近的康生、陈伯达等人,都认为是指彭真,谁也没有怀疑到刘少奇头上。刘少奇1966年5月18日在同周恩来、邓小平一起会见越南共产党主席胡志明时向他通报说:“彭真……反毛主席,他是中国党内的赫鲁晓夫,修正主义者。”贺龙(当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5月19日在大会发言中对彭真说:“主席批评赫鲁晓夫在我们身边,那还不是批评你呀!”康生也在这天的大会上指责彭真说:“你就是这样的人物,你就是睡在我们身旁的赫鲁晓夫这样的人物。”康生在发言中还主动检讨自己在1931年写了反对刘少奇文章的错误,并颂扬“少奇同志是在白区代表毛主席的路线的”。一年之后的1967年5月19日,张春桥在上海革命委员会常委扩大会议上还承认:“对‘例如赫鲁晓夫那样的人物’这一段,我当时就不太理解,只想到彭真,没完全想到刘少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