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上篇 化弱为强:换来主动性(3)

攻心话术:一语胜千言 作者:张超


第二节 控制话题,掌握主动

A:“你是80后吧?”

B:“是。”

A:“老家是山东的?”

B:“是。”

A:“是本科毕业吧?”

B:“是。”

A:“你工作挺顺利吧?”

B:“是。”

也许大家看这样一段对话不明白用意所在。实则大有玄机。

当B连续回答了三个“是”的时候,在情绪上就默认自己已经和对方是站在同一战线上了,基于这样的情绪,B在接受A的第四个问题的时候,他的大脑基本上停止思路了,他根本不会再去思考问题了,而会习惯性地说“是”。

谁控制了话题的时候,谁就有主动权。

职场中这种例子很多,设想一下,某一个清晨,一个同事走入你的办公室,说:“我们一起聊一下这个项目的操作细节吧?”

于是你把手头的计划推开,然后进入他的话题,不知不觉一聊一上午过去了,更可怕的是你发现的是,明明是半个小时能聊完的话题,却废掉了整个上午的时光。

于是,你感慨时间越来越不够用,同时,感觉沟通成本越来越高。

实际上,这完全是话题没有控制好。应该在沟通前,就问清楚对方,沟通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把所有的问题写到纸上。

讨论前,给自己一点时间,整理自己的思路,并做好书面整理。

讨论的时候,陈述自己的观点。

还要注意过程中,把远离主题的话题及时拉回到主题上来。

对于无法达成共识的问题,搁置。

对于已经解决的问题,做好标记。

最后约定下一次的沟通时间。

这样你就不会让自己的时间莫名其妙被打劫。

如果遇到矛盾或者纠纷,你依然要具备控制话题的能力。

具体怎么做呢?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情绪高低与身体重心高度成正比,重心越高,越容易情绪高涨。因此站着沟通往往比坐着沟通更容易产生冲突,而座位越低则发脾气的可能性越小。不妨在办公室里准备好沙发,让人一坐就陷进去,最好起来时还会觉得费力。当对方身体极度放松,语言也就没那么刚强了。

当对方指责你的时候,只要一个动作,就会给对方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拿出你的笔记本,开始记录,当然,记录的时候,你可以点头表示已经落实到书面文字上了,当然点头并不表示同意对方的观点。

最后,由你来梳理谈话内容,你可以说:“为了使我理解准确,我和您再确认一下。您刚才的意思有以下七点,第一点是……第二点是……您认为我理解的对吗?”

当你说的时候,对方就会反过来专心听你重复的话,寻找自己思路的错误或遗漏之处,进而平静下来。

滔滔不绝的人未必是真会说话的人,围绕目标说话的人,才有精警之心。说话也要讲究效率。别人说20句话才搞定的事,你说10句能达到效果,就叫彪悍。

生活中太多的时候,都需要控制话题。要规划一下,重视自己的表达,以最少的话表达最想要的效果。

当你的朋友来找你抱怨的时候,他不停地诉苦,你要选择无奈地听吗?

只要你听,他就会永远说不完。

适当的时候,问一句:“既然这样,我们做点什么,改变这一切呢?”

迫使对方沉默,迫使对方也进入到一个冷静的理性的状态。

而且,这样做的好处是,你没有替对方做任何决定,而是激发他来自我思考人生,并为自己的人生负起应该担当的责任。

不但我们要应对别人说出来的话题,而且还要提醒自己不要做一个无聊话题的发起者。

例如,你看到同事的表情很兴奋,就忍不住一句:“为什么心情这么好呀?”

那么对方很愿意和你分享他的经历,他开始聊起昨天晚上的经历,滔滔不绝……你不好意思打断,一个小时过去了,发现自己今天该做的工作都还没有开始。

控制话题,不随意发问,是对自己,同样也是对他人时间的尊重。应对矛盾的时候,我们要让对方坐下来,工作沟通则最好站着处理;工作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形,你去找同事商量一件事情的时候,他说:“稍等一下,坐下来说吧。”

你会听他的话,坐下来,然后等着和他沟通吗?

其实你不妨说:“不坐了,没事,我站着等你一会儿,我今天谈的事情,就耽误你三分钟的时间。”

当你形成一个站着说话的习惯的时候,你会发现沟通效率高了好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