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激动与激情——贫与富的一字之差(2)

活法与干法 作者:徐娜


穷人为什么只能是穷人,就是因为仅仅是瞎激动了一下,就恢复了平静。虽然穷人们也渴望财富,渴望成功,可是怀揣这样的热情,只停留了3分钟就把这希望的火苗掐灭了。白手起家的富翁们到底有什么不同常人的地方?被记载于史册的成功人士们难道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成功秘诀吗?也许确实有秘诀,只是这个秘诀绝对不是什么难以触摸、无法理解的神奇代码,它只是一个简单的道理:保持一份难以熄灭的激情。

战国时期,魏文侯的将领乐羊子有一位贤惠的妻子。一年,乐羊子去远方寻师求学,没过多久就匆匆回来了,妻子问其故,乐羊子说:“出门时间长了,想家而已。” 妻子听罢,操起一把刀走到织布机前说:“这织布机上织的绢帛产自蚕茧,成于织机。一根丝一根丝地积累起来,才有一寸长;一寸寸地积累下去,才有一丈乃至一匹。今天如果我将它割断,就会前功尽弃,从前的时间也就会白白浪费掉。”乐羊子被妻子的话深深打动了,于是又回去继续学业,一连七年没有回过家,最终学有所成。

如果乐羊子出门求学,只有3分钟的热情,那么他就如同历史中很多无名氏一样,永远不为其他人所知道。偏偏历史的长河中,净是许许多多只有3分钟热情的普通人,他们做事只停留于一时的热情,而缺乏耐性,不能持之以恒。比如,听完某个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后,有的人就会被深深触动,开始进行深刻的自我反思,决心向先进人物看齐,为此还洋洋洒洒写下长篇的感悟和决心,可是高标准还没持续几天,就又产生惰性,陷入原来的懒惰状态,结果,先进人物还是先进人物,他也还是他。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做事情只凭一时的激动,待激动劲头过去,就草草结束,这样的人永远不会有所成就;一曝十寒,半途而废,即使目标仅有一步之遥,成功也会从身边溜走。晚清名臣曾国藩在《家训育纪泽》中曾告诫后人:“尔之短处,在言语欠钝讷,举止欠端重,看书不能深入,而作文不能峥嵘。若能从此三事上下一番苦功,进之以猛,持之以恒,不过一两年,滋而精进而不觉。”这也告诉我们,做事情只有锲而不舍,孜孜不倦,才能有所收获。

其实,人和人的区别就在于,当激动情绪过后,激素分泌减少后,当人人都能感受到的初期的很兴奋的痛快体验过去后,你还能不能在平静甚至单调的周期内持续下去,把兴趣培养成专长。多数人不能忍受单调和平静,更不要提忍受孤独和痛苦,这就是穷人的思维,只凭着一时的激动做事情,激动劲一过去,立即没有了兴趣。

你还需要一剂扭转停滞的人生的良方,那就是:找到激情,找到愿意为目标而疯狂努力的动力。如果缺乏这个催化剂,一段时间过后,你又会回到贫穷的原点。问问你自己:什么事能够让你赴汤蹈火在所不惜呢? 你是否曾经为了实现愿望而努力拼搏?

如果回答这两个问题很困难,你似乎没有年轻的激情能够让你抛弃一切实现理想,也失去了做梦的能力,不用灰心,让心情平静下来,到一个安静的环境里,然后试着描绘想拥有的东西、想去做的事与想成为的人的影像,反复练习,直到影像清晰,再次找回激情的力量。

内心不渴望的东西,它不可能靠近自己,也就是说,你能够实现的,只能是你自己内心渴望的东西,如果内心没有渴望,即使能够实现的也实现不了。

穷人的穷就穷在没有持久的激情和渴望上,减肥是三分钟热情的激动,遇到商场打折促销,也是瞎激动好像自己占了很大便宜,可是直到发现商场的东西总是打折促销才明白自己被忽悠了。穷人们,醒醒吧,不要把目光放在短浅的蝇头小利上,不要为无聊的小事情瞎激动雀跃了,是时候该认真寻找一份真正的激情和渴望,并为之努力奋斗和拼搏了! 富人在沸腾,穷人仍淡定

我们都见过沸腾的开水,每一个水分子似乎都在争相跳跃,不断向上,人的心态也应该如此。每一滴血都应该沸腾起来,湖水如果永远都平静没有波澜,那就成了一潭死水,人生如果永远不能沸腾起来,那么人也如同死去一般,生与死都已经没有分别。

就如同很久以前的一部电影《沸腾的生活》,讲述了一个关于罗马尼亚人自力更生造船的故事。罗马尼亚自行制造的5.5万吨矿砂船,试船时因螺旋桨叶片破裂而失败,造船厂厂长科曼决定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凭着自信和一腔热血,想要依靠工人和技术人员重新铸造,但这项决定并没有得到上级的支持,上级认为他们没有实力,不会成功,并不支持他的试验。而面对重重困难,科曼没有放弃,而是怀着莫大信心,坚忍不拔,最后终于铸出大型螺旋桨,试航也大获成功。

富人们总是在沸腾的热血中生活,他们不甘于平凡,不相信失败,决定要去做的事情就勇往直前地尝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