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激动与激情——贫与富的一字之差(4)

活法与干法 作者:徐娜


事实上,人人生而平等,不以种族、阶级差别而划分人群的观念,中国自古就有。那种抛头颅、洒热血的激情人士,中国自古就有。

公元前209年,秦政府征发闾左戍卒900人往渔阳(今北京密云)戍边。由于天下大雨,这支队伍阻留在蕲县大泽乡,不能如期赶到渔阳。秦法“失期当斩”,900戍卒将无一能生。就在这时,陈胜高喊出了一句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胜、吴广率领戍卒,杀死押送他们的将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点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熊熊烈火。

为什么中国人做不了世界首富?为什么我们就不能生产出可以与美国、德国相媲美的高端科技产品,使自己的民族工业产品也畅销全球?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难道白种人就是优等种族,犹太人就注定是生意人?

是的,有谁还记得祖先的激情演说?虽然我们现在的社会没有阶级差别,没有森严的等级制度,人人平等独立,可是我们却越来越胆小,越来越喜欢强调自己和别人的差别,越来越否定自己的独立性和创造性,而把成功和富裕的原因都归结于外部条件。很多人戴着种族、血统、家庭背景等这些有色眼镜看别人,一个人成功了,大家不是感叹他的努力,而是要找各种花边新闻,从而证明他的成功是因为借助了背景的优势。如果有人成了罪犯,他的孩子往往也抬不起头做人,因为大家都觉得小偷的孩子不会是好孩子,强奸犯的儿子可能也做不出什么好事来。

就像引人深思的印度电影《流浪者》中大法官拉古那特所说的:“法官的儿子是法官,贼的儿子还是贼。”他说得那样轻松自在,扬扬得意。他也是按照这种简单的毫无根据的逻辑判案子。他深信不疑地将没有犯罪的青年扎卡认定为有罪的人,把他送到监狱里,原因只是扎卡的父亲是一个强盗。然而现实就是那么无情,在法庭上,站在他面前的真正的贼拉兹,就是他自己的儿子。当他确信这一切都无可辩驳时,他信奉了一辈子的信念在那一瞬间就土崩瓦解了。

贫民窟里的人就没有高尚的人格吗?达官贵人的孩子就一定是贵族吗?穷人的孩子就注定世世代代贫穷,永远没有出头的机会吗?当然不是这样。实际上,一个人能成为什么样的人,重要的不是他的家庭背景和其他外部条件,而是他的内心。

如果富裕和成功真是由外部条件决定的,那么马云也许到现在还只是街上一个送杂志的投递员。

马云,没错,就是阿里巴巴公司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当他最早在国内到处宣讲他的“黄页”时,别人说他是骗子。当他喊出“要做全中国最好的企业”时,别人说他是疯子。当他执意要创办全世界最伟大的公司时,别人说他是狂人。然而,现在他是中国第一位登上《福布斯》杂志封面的企业家。他的阿里巴巴被评为全球电子商务第一品牌。他还是比尔·盖茨、克林顿和布莱尔的朋友。2000年,他被“世界经济论坛”评为2001年全球100位“未来领袖”之一;美国亚洲商业协会评选他为2001年度“商业领袖”;2004年12月,他荣获CCTV十大年度经济人物奖。

这样功成名就的马云并非出身于显赫的家庭,也并非毕业于国外哈佛、牛津、耶鲁大学这样的名校,他甚至也不是国内重点大学的毕业生,他和多数大学生一样只是考上一个一般的本科院校,而就连这一个本科院校,马云也考了3次才考上。可以说,年轻时的马云似乎诸事不顺。

从初中到高中,马云除了英语成绩非常拔尖,其他学科成绩很平常。严重的偏科导致他第一次高考,英语成绩全年级第一,数学倒数第一。

马云高考落榜后,和表弟去一家宾馆应聘保安,结果,表弟被录用了,而马云却因个头矮被淘汰。当时他很受打击,后来他还是找到了蹬三轮给杂志社送书的工作。沉重的体力劳动让他渐渐忘掉了高考落榜带来的痛苦,马云甚至认为,那是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但马云的父亲鼓励他说:“你每天踩20多公里路来来回回都不累,为什么就不能再走一遍高考的路呢?别人能考上,你比别人笨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