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篇 精彩节选

牛刀说:我们怎样过上好日子 作者:牛刀


宏观经济的奠基之作——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之所以地位尊崇,是因为它向人类讲述了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有它自己独特的规律,而规律是不可违背的。马克思之所以对《国富论》推崇备至,就在于亚当·斯密追求的是真理。

任何国家宏观经济结构的垮塌,都在于不尊重这种规律,扭曲了所有的经济形态。对于我们而言,我们不是不懂常识,而是被欲望之火焚烧了理性,以致经济领域的管理不够严谨、不合法制,甚至充满不道德的暗流,不择手段地搞钱,这实在是对经济发展的破坏。

所以,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才能解决资本市场最后的症结。

在中国宏观经济数据中,只有一个数据不会骗人,那就是全社会用电量。哪怕企业和工厂的机器在空转,只要机器在转就会用电,因此,判断生产是否正常,主要看用电量是否在按照常规量增长。如果全社会用电量在持续下降,说明生产景气度越来越低,投资制造业股票就要十分注意。

全球各国在经济增长过程中都非常关注另一个数据,那就是社会就业情况。美国劳工部每周定期发布就业数据,哪怕数据只显示了一些细微的变化,都将在资本市场的许多方面产生影响,甚至影响到全球外汇市场,影响美元指数的涨跌。而在中国,就业群体的积极性处于不高的状态,我们所关注的恰恰是最低端的就业形态。

在中国社会就业群体中所占比重最大的,不是央企和上市公司,恰恰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是经济的细胞,细胞坏死,影响的是机体的生命,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有关数据的测定表明,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中小企业所占社会就业的比重高达85%,内地省份也达到了大约65%。经济发达的地方,必然是中小企业星罗棋布的地方。现在,没什么人愿意做中小企业了。何故?

第一,房价和地价推动生产成本和生活成本全面上涨。

企业靠什么生存?靠利润。没有利润,企业就活不了。中国的中小企业,曾经的辉煌来源于廉价的土地和廉价的劳动力,这两点已经不复存在,不仅如此,税负加重,大众生活成本翻了一倍,而国际市场的订单价格仍然停留在十年前的水平,中国企业已经接不到订单。这样大量的出口就转向印度、巴西和俄罗斯,出口减速势在必然。

第二,融资渠道大量掐死中小企业。

遍布江浙两省的高利贷链条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大量的中小企业主陷进了高利贷的“万人坑”。许多中小企业主找我诉说,一些高利贷中介人成为银行贷款权的寻租经纪人,贷500万实际使用只有260万,在还款日到期后要还款500万。这不是赌博吗?最后的结局是,如果借贷人还不起款,就要向银行申请将贷款顺延;如果银行不给顺延,就将拍卖抵押物品。

资金的嗜血本质暴露无遗。长此以往,社会大动荡就要开始。

很多人支持高利贷,说它是利率的市场化反映。但是,我对此持反对态度。道理很简单,中国的法制很不完善,有关资金市场的机制也没有建立好,加上掌管资金的机构腐败,背后又有黑社会撑腰,一旦中小企业主借上高利贷,就排除不了被逼得家破人亡的风险。

现实是,如果不借高利贷,中小企业就没有其他的融资渠道,只要银行不给贷款,就没有资金来源。银行方面从另一个角度有过解释:如果对中小企业放开贷款,它们就会用贷款去炒楼,这是自然而然的事。因为,只有贷款炒楼,才能发挥杠杆效应,将利益发挥到极致。因此,银行无法对中小企业提供贷款。

说到底,都是房地产的金融化害了中小企业。

第三,最后会导致什么结果?

表面看上去,市场剧烈洗牌,中小企业会大量破产,而一旦大规模的失业潮爆发,政府有可能出台政策拯救中小企业。

而这本质上是对中国经济制度一次深刻的拷问:我们究竟做错了什么?

经济繁荣的动力只能是生产和消费,而我们却误以为是投资。全球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是以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的,美国GDP的构成中,就根本没有“投资”两个字。而中国的投资在GDP的权重居然达到57%,这不是一件疯狂的事吗?说轻一点,是违背了经济的规律;说重一点,简直是在破坏经济体系。中小企业大量倒闭,其实象征着整个生产要素错配和生产力急剧衰退,同时也会影响消费和就业。

第四,全社会消费力继续弱化。

通货膨胀的实质是社会财富的再分配。结果可能朝好的方面发展,那就是全员劳动力收入再提高,其增长幅度超过CPI涨幅,这样才有可能增强全社会的消费力。但是目前看来,这在中国简直不可能实现,其原因是全员劳动力都缺乏争取权利的机制和动力,依靠政府施舍根本不可能达到目的。

那么,另外一个结果就是,贫富分化更加严重,社会急剧动荡。

本篇将分两章分别谈谈生产和消费对资本市场和个人投资者的影响,以及我们应该选择的方向。

开篇致辞

生产和消费影响我们的策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