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篇(2)

人间食粮 作者:(法)安德烈·纪德


“我时刻生活在妙不可言的等待中,等待着任意的某种未来。我深知,正如难题先于期待的答案而存在一样,对某种快乐的渴求,总是产生于享受到这种快乐之前。我的幸福就在于每见到一眼泉水,我都感口渴。在没有水的沙漠里,尽管口渴难忍,我还是兴致勃勃受烈日的暴晒,以增加对水的渴望。黄昏时分见到了神奇的绿洲,那种凉爽之感由于整日盼望而格外不同。在广阔的沙漠里,骄阳似火,气温极高,空气瑟瑟颤抖,我仿佛已昏昏入睡,却又感到无意入眠的生命在搏动,在远处虚弱地震颤,而在我脚下则充满了爱。

“我一心一意时刻寻求的,就是深入自然界的尽可能简捷的途径。我有一种可贵的天赋,就是不过分约束自己。往昔的回忆对我的影响,仅仅在于它使我的一生成为一个整体,因而是必要的。它就像把忒修斯①与他过去的爱情连结起来的那条神秘的线。这条线并不妨碍他徜徉于最新奇的景色之中,虽然后来扯断了……神奇的回生!在清晨的行程中,我品味着新生的感觉,品味着自己的感觉带来的温馨。‘诗人的天赋!’我叫起来,‘你天生就有无穷的际遇。’我广为接纳,我的心灵是十字路口敞开的客栈,谁愿意进就进。我变得柔顺随和,极为敏感,态度殷勤,专心不二,善听歧见,以至于抛却了个人的想法,善于觉察一切偶然的情感,体察一切细微的反应。任何事情我都不视为坏事,更确切地说,任何事情我都不表示反对。再说,我很快就发觉,我对美的热爱,甚至建立在对丑的憎恶的基础之上。

① 希腊神话中的雅典国王,以杀死人身牛头怪物著称。

“我厌恶精神的倦怠,深知它是无聊所致,因此主张追求事物的多样性。我息无定所,在田间和原野上睡过觉,看见过晨曦颤悠悠呈现在麦捆上,鸟雀在山毛榉林子里醒来。早晨我掬草叶上的露水洗脸,让朝阳为我晒干夜露打湿的衣裳。一天,我看见农夫们唱着歌儿,赶着牛拉着大车,载着丰收的五谷返回家中。谁说乡间还有比这更美好的景象!

“有时,我快乐至极,真想找个人谈一谈,让他知道我心中快乐永存的原因。

“傍晚,我在陌生的村庄里,观察白天分散、晚上团聚的一户户人家。被活儿累得筋疲力尽的父亲回来了,孩子们也放学归来了。这时,家家敞开大门,迎接着光线、温暖和笑声。后来门关上了,准备过夜。一切游荡的东西全都进不去了,户外夜风萧瑟。家庭,我憎恶你们!封闭的家庭,关闭的门户,生怕外人来分享幸福!有时,我隐藏于黑暗中,探身向一扇窗户里张望,久久地观察那个家庭的习惯。父亲坐在灯旁,母亲在做针线活儿,祖父的位置空着,一个孩子坐在父亲身边温习功课。我心里充满欲望,恨不得把那孩子带走,随我到处流浪。

“第二天我又见到了那孩子,他正放学回家。第三天,我和他说了话。四天之后,他便抛弃一切跟我走了。我让他大开了眼界,饱览了原野的旖旎风光,使他懂得原野为他敞开着襟怀。我教导他,使他打心灵深处更爱好流浪,说到底变得快乐,最后甚至脱离我,去体验孤独。

“我独自品尝孤傲的强烈快乐。我喜欢在黎明前起床,呼唤朝阳照到茅舍顶上,云雀的歌唱为我展开想象的翅膀,朝露为我晨浴。我喜欢过分地节食,吃得非常少,致使头脑有点轻飘飘的,那感觉像有点醉醺醺的。我喝过许多酒,但没有任何酒会产生清晨挨饿这种感觉。我真饿得头昏眼花,原野在眼前晃动,及至太阳升起,我发现自己躺在干草堆里。

“我随身带有面包,但有时要饿得半昏迷才吃。这时,我才觉得自己对大自然的感觉更正常,大自然也能更好地沁入我的身心:外界的一切向我涌来,我的所有感官全部敞开,接纳大自然,一切都应邀进入我的身心。

“最后,我心灵里充满了激情,而且由于孤独,这激情变得更加高昂,到了向晚时分,我便筋疲力尽了。我以孤傲来支撑自己,但免不了还是怀念伊莱尔,他前年就指出过我不合群的禀性。

“我经常在傍晚时分和他聊天。他本人是诗人,熟谙万物之间的和谐。自然界的每种效应,变得像一种畅晓的语言,我能通过它洞悉其原因。例如,我们可以从昆虫的飞翔辨别出是什么虫子,从鸟儿的鸣声辨别出是什么鸟儿,从女人留在沙滩上的足迹辨别出她的美丑。他也渴望冒险,这渴望的力量使他变得非常大胆。当然,我们心中的豆蔻年华啊,任何荣耀都没有你宝贵!我们怀着极大的乐趣憧憬一切,就是想使自己的欲望厌倦也枉然。我们的每个想法都充满热情,感觉对我们是一种奇异的刺激。我们消耗着风华正茂的青春,期待着美好的未来,通向未来的道路根本不显得漫长。我们大踏步地前进,咀嚼着树篱上的野花,嘴里充满甘美的苦涩。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