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长相思·塞雁高飞人未还(2)

左手李煜,右手纳兰 作者:子庄


读至最后,一句“呜乎哀哉”收束全文,让人不觉也随之陷入无尽的悲痛之中……

据《十国春秋》记载:“初,仲宣殁,后主恐重伤昭惠后心,常默坐饮泣,因为诗以写志,吟咏数四,左右为之泣下。”可知李后主为亡儿亡妻所作诗文亦甚多。

例如:

挽辞二首

(一)

珠碎眼前珍,花凋世外春。

未销心里恨,又失掌中身。

玉笥犹残药,香奁已染尘。

前哀将后感,无泪可沾巾。

(二)

艳质同芳树,浮危道略同。

正悲春落实,又苦雨伤丛。

秾丽今何在?飘零事已空。

沈沈无问处,千载谢东风。

悼诗

永念难消释,孤怀痛自嗟。

雨深秋寂莫,愁引病增加。

咽绝风前思,昏蒙眼上花。

空王应念我,穷子正迷家。

感怀

又见桐花发旧枝,一楼烟雨暮凄凄。

凭阑惆怅人谁会,不觉潸然泪眼低。

层城无复见娇姿,佳节缠哀不自持。

空有当年旧烟月,芙蓉城上哭蛾眉。

梅花

殷勤移植地,曲槛小栏边。

共约重芳日,还忧不盛妍。

阻风开步障,乘月溉寒泉。

谁料花前后,蛾眉却不全。

书灵筵手巾

浮生共憔悴,壮岁失婵娟。

汗手遗香渍,痕眉染黛烟。

书琵琶背

侁自肩如削,难胜数缕绦。

天香留凤尾,余暖在檀槽。

这思念绝不虚假。

“层城亡复见娇姿,佳节缠哀不自持。空有当年旧烟月,芙蓉池上哭蛾眉。”

正值春季,窗外的梧桐花开得正艳,凭栏而望烟雨迷茫,李煜忽然想起和娥皇厮守的时光,怀念哀痛便一发不可收拾,难以自抑。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花开一年又一年,风景未变,人却阴阳相隔,生死两茫茫。

文学史上悼亡诗词也有很多,如苏轼著名的悼妻之词《江城子》: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岁的王弗结婚。王弗年轻美貌,侍翁姑恭谨,对丈夫温柔贤惠,恩爱情深。可惜恩爱夫妻不到头,王弗活到二十七岁就年轻殂谢了。

东坡丧失了爱侣之后,心中的沉痛,精神上所受到的打击是难以言语的。

以至于十年之后,忽而一梦,又梦到了那小室的窗前,亲切而又熟悉,爱妻坐在那像往日里一样正在梳妆,情态容貌,依稀当年。两两相顾,泪流满腮。一切都在不言中。这十年的思念之情又岂是言语所能说清楚的。

如李煜的这句“天香留凤尾,余暖在檀槽” 。

抚摸着焦桐琵琶,仿佛还能触摸到娥皇的掌心留下的温度。

十年的光阴,人虽已去,她在人间留下的印迹却没有一起消逝。对李煜来说,娥皇用过的琵琶、手巾、衣物依然残留着她馨香的味道,空气里还似乎有着她的呼吸,手心里仿佛还存着她暖暖的体温。

花前月下、曲槛小栏处处是她的倩影,一花一叶、一草一木、一片浮云、一弯月、一朝红日、一夕雨,都会勾起往日一起度过的回忆片段,引发一阵哀伤。

十年的光阴,有太多共同走过的路,有太多共同消磨过的时光,那不是今生今世可以忘记的。

《长相思》这阕曾经为娥皇探亲期间写的相思之词,如今亦成了他们天人永隔的绝句——

长相思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这阕《长相思》虽写相思,却不见愁苦,只见飞动的少年情怀期盼着心爱的人儿,这思念明明是沉浸于不可言状的幸福之中。相比后主后期的秋词“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要好很多。后者全词虽无一愁字,却已经满纸是泪。

自古便有诗谶一说,写这阕词时,李煜与娥皇只是新婚后暂时的别离,而“塞雁高飞人未还”不知道算不算诗谶呢?

当初那相思之情山长水远、丝缕绵延。虽然隔了重重山,虽然等到了菊花开败,但人终究还是回来了。

而这次却是隔了阴阳两界,再也回不来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