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八百八町的百姓生活(3)

大江户八百八町 作者:(日)石川英辅


前街与后巷—

天壤之别的房租

后街一天的房租相当于一碗荞麦面

具有连带感的左邻和右舍

所谓里长屋,因其地处与前街相对应的后巷而得名。与现在的公寓住宅楼类似,居住于此的租屋者每月须向地主或房主缴纳被称为“店赁”[ 此处的“店”与后面“店借”的“店”等一样,均指出租的房屋。]的房租。这种形式在当时被称做“借店”。

长屋除了平房,也有二层的楼房。通常一栋长屋隔着甬道,面对面地被分成三到六家。每个房间的墙壁都薄如纸板,邻家的一举一动听得一清二楚。从当时的滑稽本[ 记录有各种幽默、诙谐故事的小说。它是江户时代后期小说的一种。]可知,长屋的生活充满了街坊邻里间相互的顾忌和关照,具有较强的连带感。

◇五节句(五节日)[ “节句”指日本传统的民间节日。五节句包括:正月初七,人日;三月三日,上巳日;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九月九日,重阳。所谓人日,即众人的生日。在这一天日本有吃用七种蔬菜煮成的七草粥的习惯。三月三日这一天又称“桃花节”或“女儿节”。与之对应的是五月五日的端午节,被视作男孩子的节日。日本人在这一天与中国人同样有吃粽子的习惯。这些节日可以说都来源于中国,古时与中国一样也是按阴历过。但现在这五个节日都已固定成新历的节日。]的礼金和大小粪便

负责管理住在长屋居民的大家,受长屋所有者的地主或房主的委托,全权代理收取房租以及传达通知等工作。

文政时期(1818—1830)面朝根津门前町(今东京都文京区)街道而建的房屋,虽其面积不得而知,但最贵的租金达到了每月银六十七匁半(金1两2朱)。而建在后巷的9尺×3间的房间,租金才要七匁半(金2朱)。要是后街的9尺×2间房,租金就只有五百文,平均下来是十七文一天,只相当于一碗荞麦面的价钱。因此,当时的房屋,根据其是建在前街还是后巷,房租的价钱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大家在收取房租时,按收取总数的百分之三至百分之五向地主或房主提取手续费。另外,每逢五节日和租屋人搬家时,还分别会收到租屋人送来的礼金和被称做“樽代”[ 在日本结婚或搬家时为了表示喜庆有送酒的习惯。代替酒包起来的红包,被称为“樽代”。“代”即钱之意。]的红包。

另外,大家把公共厕所的粪便以每人每年1斗米的价钱卖给商家。这就好像人们在数每家住户人口时用的“一家几口人”一样,被称做“尻口几人”。大多数商家在买进这些粪便时都是用蔬菜瓜果等物品进行物物交换,而这些物品当然也都被大家囊入怀中。

当大家退职或辞职时,会将其拥有的这些特权卖与其继任者。因此可以说,大家也需要一定的本钱,不是谁想当就能当的职业。

最受欢迎的早饭—

纳豆和蚬酱汤

俗话说“有了纳豆①和蚬子,早上起床不犯愁”。

在江户时代,一大早就有小贩沿街叫卖。贩卖的商品中最常见的是纳豆和蚬子,皆为早饭时常用的两种食物。蚬子不用说是做蚬酱汤②用的。而纳豆最早也经常用来做纳豆汤,是冬天的一品暖身的汤肴。像现在这样黏度很高的纳豆被称做“观音寺纳豆”③,俗称“丝引纳豆”。

至于纳豆贩卖的时间,据记载,“宽政时始于冬至,后渐早。至文政时始于土用④后,至天保时始于土用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