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舆论先行(3)

中国轿车风云(1953-2010) 作者:徐秉金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七五”计划建议草案》中明确提出:

根据加快交通运输建设的要求,要把汽车制造业作为重要支柱产业,争取有一个较大的发展。

1986年7月,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共同组织18各部门的专家,对中国发展轿车工业进行了前期论证,并与7月13日将论证成果《发展轿车工业,促进经济振兴》上报国务院,论证报告提出了:“把轿车作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国家给予重点扶植等应遵循的九条原则”。8月,时任国务院主要负责人在这份报告上批示:

是否在讨论小轿车发展规划时一并研究,请李鹏同志酌定。

1986年8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盘在一汽主持召开了“轿车工业政策研讨会”。在会上,国务院决策咨询协调小组成员段君毅、周子健、周建南、饶斌等机械工业部的老领导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拿出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战略的建议》,“建议”提出,要大力发展中国自己的轿车工业,“尽快审定汽车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确定轿车工厂建设项目”。

那段时间,上至国家部委,下至各行各业,发展轿车工业成为最热的舆论。在所有舆论热潮中,最重要的当数1987年春天在湖北十堰召开的一次。

1987年5月,位于中国版图正中的秦巴山区万木葱茏,桃花红、梨花白,火红的杜鹃一簇簇一蓬蓬,如同跳动的火焰,满山怒放,湖北十堰春意正浓。乘着浩荡春风,中国轿车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次会议在这里召开。这次会议的全称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战略研讨会”。会议由国务院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组织,国务院决策咨询协调小组负责人马洪主持,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国家科委的官员、理论界权威、汽车界元老、专家、骨干汽车厂的负责人,如一汽的耿昭杰、二汽的陈清泰、机械工业部的老领导段君毅、周子健、祁田、饶斌以及国家各部委的领导共200多人与会。会议的核心问题是:中国到底适合发展轿车吗?

31位专家为论证会提供了25万字的研究报告,原材料、机械、电子、燃料、道路、市政等行业的代表都发表了本部门的研究结果和意见。日本的丰田、日产两家汽车公司也应邀分别派出专家组,专程从日本赶来就中国发展轿车发表自己的意见。

中国要不要发展轿车是历来就有争议的课题,中国工业基础差,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很多人对发展国产轿车有着不同的看法,如道路问题、汽油问题、资金问题、轿车的使用对象问题等,这次会议就是要彻底明确:中国究竟要不要发展轿车、中国能不能发展轿车这个事关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这次会议,发言热烈踊跃,支持发展国产轿车的观点成为会议的中心及主流。

会议的东道主,二汽厂长陈清泰首先发言,他发言的题目是:《振兴我国轿车工业的重要抉择》,陈清泰提出5个抉择:

战略重点的抉择,要从以卡车为主有计划地向以轿车为主转移;

市场目标的抉择,提倡以国际市场为目标,以国内市场为后盾的出口导向战略,取代以国内市场为目标的进口替代战略;

发展模式的抉择,主张双市场企业型的“联合开发,合资办厂”模式,抑制进口替代型企业的“技术引进、自主建厂”模式;

依托力量的抉择,反对全国支援,新建企业,主张以骨干汽车企业为主体,联合地方、军工力量建设两三个轿车基地;

筹资方式和经营主体的抉择,提倡以企业为主体,通过留利积累、集股、借贷方式筹集,反对走“国家出钱,企业建设”的老路。

陈清泰发言的核心是:以大企业为依托,出口导向、合资办厂、自筹资金,一次建成30万辆规模的轿车工业基地。

一汽厂长耿昭杰的发言为《发展我国轿车工业的几点意见》,耿昭杰强调,依据中国汽车工业的现实情况,发展轿车需要依托大企业集团的优势,起点必须要高,批量一定要大。一汽正符合这一特点。他列举了一汽发展轿车所具有的6大优势:

具有29年轿车生产的历史和实践;

具有全国最大的汽车研究所、汽车工厂设计院,集中了一批从事了20多年轿车开发工作的技术队伍和装备设计力量;

具有比较强大的后方,经历了3年换型改造的实际考验和锻炼,掌握了自主改造老厂包建新基地的技术和能力;

具有自筹资金的优势,用自筹资金完成过换型改造任务;

具有“轻(型车)轿(车)结合”的优势,已经从美国引进了轻轿通用的488发动机,轻型车、轿车所用的毛坯、车轮、化油器、散热器等零部件都已经统一做了规划布点;

已经为开发中级轿车开始了产品的开发和研制工作。

耿昭杰认为,结合中国轿车需求的现实,发展轿车需要从中高级轿车起步,轻轿结合,挡住进口,一次规划,分期实施,最终达到30万辆经济规模。建议分两步走,第一步,结合上轻型车,引进外国技术,改造红旗轿车生产基地,形成3万辆中高级轿车的生产能力;第二步,再选择外国合作伙伴,建设符合规模经济的轿车生产基地。在“七五”期间形成国产化轿车生产能力,在新的轿车更新高潮到来之前,以一定数量的国产轿车加上适当的保护政策挡住进口。

中国两大汽车企业集团,分别表态亮相,二汽提的是“出口导向”,一汽提的是“进口替代,挡住进口”,各有侧重,但都强调,发展轿车工业需要大规模高起点,起点要定在30万辆经济规模。

这是中国发展轿车工业的一次大讨论,大家争相发言,经过激烈争论,到会者一致认为:中国应该发展轿车工业,中国现在就要动手发展轿车工业,在发展轿车问题上,我们已经晚了,我们不能再晚了。

会议结束后,给中央提交了三个报告:《关于发展我国汽车工业的建议》《发展轿车工业,促进经济振兴》《关于发展轿车工业的建议》。

这次会议上有一个引人注意的走向,耿昭杰和陈清泰分别代表中国最大的两个汽车集团表态,耿昭杰的进口替代,陈清泰的出口导向。与会者的掌声全都给了出口导向,并不是陈清泰的口才比耿昭杰好,而是,中国太需要汽车出口以换回宝贵的外汇了。虽然我们希望将自己与外国人合作生产的轿车重新卖给外国人,但鼓掌者却没有仔细想一想,外国人到中国来是为了开拓新的市场,这些为赚取中国现大洋的外国人会将自己从万里之外运来的零部件组装成车,然后再自己花钱买回去吗?那不是傻子吗?从那时起直到今天,中国的汽车产量已经达到1800万辆,轿车产销也已经达到1300多万辆,但中国合资企业造的轿车一辆也没有卖到美、德、法、日等发达国家去,相反,倒是这些国家的轿车充斥在中国的城乡。“出口导向”受到热烈欢迎,那时我们的想法是多么的天真啊。

会议后不久,1987年6月25日,国务院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现状做出决定:撤销中国汽车工业公司,成立中国汽车工业联合会,挂靠在机械电子工业部。陈祖涛任理事长,常务副理事长蔡诗晴,吴庆时、李荫寰、丁志寰、夏德明、薄熙永、王立三任副理事长。国务院成立中国汽车工业联合会的目的就是要大力进行汽车工业领导体制的改革,为中国汽车工业大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使汽车工业尽快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中央的决定为中国的轿车工业起步发展准备了条件。

1987年7月16日,国务院经济技术发展研究中心向国务院提交《关于发展我国汽车工业的报告》。国务院主要负责人批示:

印发国务院常务会议,北戴河会议期间议一次。

经过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部门以及大量有识之士奔走呼吁,发展轿车的意见逐渐成为主流共识。那段时间,从中央到地方,呼吁发展轿车的意见和建议如雪片般飞向北京,在众多的文章中,国务院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总干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洪的文章观点鲜明,条理清晰,受到中央决策层高度重视。马洪认为,轿车发展绝不是一个产业的问题,而是事关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应从国民经济发展长远考虑。1988年7月9日,马洪起草《关于发展轿车工业的若干政策建议》上报国务院。摘要如下:

……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